2016年2月27日,我院赴港参学团学僧参加了宝莲寺禅七活动。
29日下午宝莲寺禅七法会活动正式开始。此次禅七主要由金山寺的法师负责,他们担任主七和尚,维那师,悦众以及监香。我院学僧跟随学习监香。禅七期间,学僧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一直到晚上11点才休息。刚开始的两天,学僧们静坐半个小时后,整个腿发麻,行香时跟不上节奏,帮助行茶水也做得不够好。但各位长老很慈悲,耐心教导,几次磨合后,学僧们也能做得有模有样了。
净因大和尚和几位长老先后为大家作了精彩的开示,学僧获益匪浅。大家悟出坐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悟,坐下来不仅仅是要息诸外缘,摒除杂念,观想正念,同时还要参话头,如念佛是谁等等。坐禅不光是对身体的磨练,也是对心灵的洗涤。参加禅七的居士有两百多人,很多年长的人也都能坚持下来,居士们的虔诚令学僧们非常感动。
禅七活动结束后我院学僧交流了心得体会。
学僧宽晓说:这次禅七法会给我的感觉就是把金山跟高旻的很多规约结合到一起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的方法。我被安排在茶水间做外护七,净因法师跟维那师讲,鉴真学院的学僧,不懂的地方希望你们带带他们。我们跟着师父后面学到了新的知识,虽然很苦很累但很充实很快乐。净因法师说,平时都是居士为你们服务,这次你们为居士服务心里感受如何,我个人觉得挺好的,我们难得有一次为他们服务,我法喜充满,众生平等,一切都是相互的。
学僧行舟说:这次参学,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就拿坐禅来说,坐禅是让自己漂浮的心定下来,并不是往那一坐就什么也不做了。要想拥有觉悟的般若智慧,首先得让自己的心定下来。让心定下来,只有通过严持戒律,可以让你得到一颗清净的心,内心清净才可以达到禅定,定可以生慧,而坐禅就是以通过禅修的一种修心方法让自己定下来,这是转迷为悟的成功秘诀。这次禅七法会是自己僧侣生涯当中收获最多的。禅堂的规矩多,从行住坐卧到倒茶都有讲究,我深深体会到做出家人的不易,做一个合格的出家人更是不容易。感觉需要学习的知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太多太多。我们应该调整自己以往不好的学习态度,改掉不好的习气和毛病,以争做“鉴真传人”的态度去学习,做一名合格的出家人。
学僧明性说:禅七给我的感受是苦、紧、乐、清凉自在。禅堂里很多规矩,被金山师父打香板,一开始真的不习惯,真心痛。后来觉得苦而不苦,痛而不痛。参加禅七,和金山的师父一起学到了很多禅堂的规矩,比如说监香怎么监,怎么抓香板,有八种情况要打香板,什么时候关灯,什么时候开灯,怎么拿茶壶,怎么倒水,怎么走路,走丁字步,怎么跑香,禅堂一共多少个值位,各个值位各当其值。不懂的地方去请教金山的师父,他们都会很慈悲的教导我。每天的禅七开示,我觉得法喜充满。给我留下特别印象的就是净因法师讲的《金刚经》:“因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住于过去,不住于未来,安住于当下。禅七七天很快就过去了,觉得少了一份烦恼多了几分智慧。
学僧圣心说:净因大和尚在禅七法会开始之前就金山禅和高旻禅做了对比,并给我们每个学生布置了任务,让我们详细列出金山禅与高旻禅的区别。这次参学,我体会到丛林生活和学院的生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正如净因大和尚说的那样,这种边学边做的方式可能更适合现在的学生。感恩学院的各位领导和净因大和尚能给我们这次参学的机会,也希望有机会多参加这类活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禅七活动前,参学团一行参观了香港慈山寺,这所寺庙是由李嘉诚捐资修建的,和别的寺庙不同,寺内不允许烧香,信众可以向观世音菩萨以供水来代替烧香。以此号召大家为环保尽力,同时也是提醒我们修行的心要像水一样清净。当日慈山寺举办了妙华慈音演唱会,期望更多的人来关爱自闭症儿童。现场的观众都很有爱心,大家和小朋友们一起互动。可以看出,香港佛教的慈善事业搞得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