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宗教局张乐斌副局长专程考察鉴真学院
发布日期:2014-11-04  阅读次数:2424

10月31日,国家宗教局副局长张乐斌在江苏省宗教局王在郑副局长的陪同下,亲临鉴真学院考察指导。在兴致勃勃地视察了由江泽民、赵朴初题写校名的牌楼大道、教学楼门厅“鉴真学院规划图”以及教室、殿堂、禅房等校舍设施后,张乐斌副局长听取了鉴真学院办学情况汇报。扬州市民族宗教局许明局长、朱建明副局长陪同考察并参加了座谈会。学院中层以上干部和法师出席座谈会。
    学院副院长蒋寿建首先代表能修常务院长对国家宗教局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国家宗教局在鉴真祖庭批准设立鉴真学院,特别是为鉴真学院确定了“培养佛教外语人才”的办学宗旨和“突出外语教学、注重律学研修、弘扬鉴真精神”的办学特色,对一所佛教院校来说,意义更为深远。正是在上级宗教部门和扬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全院师生坚持“用鉴真精神办好鉴真学院”,克服了重重困难,初步展现了“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步提高,办学功能稳步拓展、社会声誉明显提升”的美好前景。
    王在郑副局长、许明局长也分别汇报了江苏省宗教局和扬州市委、市政府对鉴真学院的关心支持和所做的工作。
    张乐斌副局长在听取汇报后发表了即席讲话。他说,两年多前在江苏调研工作时就想到鉴真学院来看一看,当时因有紧急公务要赶回北京未能成行。这次利用在苏南开会的机会,抽出时间专程来鉴真学院,主要是为了了解办学情况,总结办学经验,以便提高到全国的层面指导、推进面上的宗教教育工作。通过比较系统的了解和认知,感到不虚此行。
    张局长在讲话中对鉴真学院近年来的工作谈了四点感触:(一)不简单。国家宗教局批准筹建后,鉴真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所佛教学院在蜀岗之上拔地而起,占据了扬州的制高点,而且把佛教元素和现代特色结合起来,11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逐步走上了正规办学。目前达到百余名在校本科生、百余名大专函授生的办学规模,社会功能还在不断拓展,看了使我感到震撼、鼓舞。(二)不容易。从各方面的工作看,鉴真学院近些年走出了一条探索办学的路子,克服了许多困难,现在终于立住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从天而降的,要有付出、担当和代价,扬州市委、市政府,各级宗教部门和鉴真学院从不同角度倾注了心血,倾注了智慧和力量。你们“用鉴真精神办好鉴真学院”,就是传承和弘扬了鉴真大师的奉献精神和担当精神。(三)不满足。从办学历程和长远发展看,不但鉴真学院还处于探索办学的起点,整个中国的宗教教育现在仍处在发展起步阶段,总的看来起点低,欠账多,经验少,挑战大。鉴真学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是全国共性的问题。面对这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关键是要有“精气神”,把事业追求放在永远不满足的境界,满足了人的精气神就会消失。这就要求我们直面困难,战胜挑战,坚忍不拔,愈挫愈奋。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四)不懈怠。鉴真学院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这就是要勇于争创一流、争创特色,朝着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佛教院校的目标迈进。刚才许明局长说了,扬州市市委书记把大明寺和鉴真学院定为佛教圣地、文化高地、旅游名地,我认为这就给鉴真学院赋予了时代的责任。鉴真学院要多出人才,出高素质的僧才,这是对多年来为创办鉴真学院作出了巨大付出的大明寺和能修大和尚的最好回报,也是向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交出的一张满意答卷。
   张局长重点强调了“寄托期待”,对鉴真学院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要把好方向。要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和宗教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宗旨,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努力培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立志投身宗教事业,有较高的宗教学识,并且有广泛信教群众基础的高素质僧才,这关系到宗教的领导权是不是始终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上。宗教教育工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团体主办与政府主管的关系:二是宗教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关系:三是中国的宗教教育与国外的宗教教育的关系。同时注重发挥宗教院校“三个基地”的作用:一是爱国爱教人才培养基地:二是宗教思想和学术研究基地:三是在职教职人员的培训基地。这些问题都是要把好方向的问题。
二、要彰显特色。2003年3月国家宗教局批准鉴真学院筹建,可以说是特事特办,主要立足于加快佛教对外交流人才的培养。国宗局的批文中明确了鉴真学院的办学宗旨,也明确了鉴真学院“突出外语教学、注重律学研修、弘扬鉴真精神”三大办学特色。这个办学宗旨要始终坚持,办学特色要坚持打造,这既是特色又是优势。只有彰显特色,才能扬长避短、后来居上,努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佛教人才摇篮。
三、要高点定位。事实证明,只有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才能出高质量人才,这是一个事业的成功之道。市场导向的特点,就是各类人才和资源向生命力强的要素集中,没有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就不可能赢得市场、可持续发展。鉴真学院抓教学、抓管理、抓人才队伍建设,抓校园文化建设,都要立足于高起点,用高起点带来高质量。要让每一位学僧感到,我选择鉴真学院是选对了,这里是成人成才的最佳平台,从而形成学僧和法师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源。一个人影响一批人,让优质生源源源不断地向鉴真学院集中,不断打造鉴真学院的这张亮丽名片,使之焕发出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四、要久久见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佛教教育同样是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一茬接一茬、一代接着一代,苦练内功,持之以恒。从校训、校风的培育,到体制、机制的构建,到人才队伍的建设,到合理健全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乃至教材的选用和自编,每一项工作都要踏实、务实,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来不得半点浮躁。总之,寄予鉴真学院一点期待,希望你们立足高起点,有特色,朝着争创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佛教院校的更高目标,持之以恒、久久见功,争取成为中国佛教教育的一面旗帜。


汇报情况


张局长讲话


会场


合影

 

我要捐赠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