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宗教局来我院调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发布日期:2012-11-05  阅读次数:5151

    2012年11月2日上午,江苏省宗教局人教处王晓利处长带队来鉴真学院调研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地察看了学院教学及生活设施,开展了问卷调查。学院能修常务院长、蒋寿建副院长向调研组汇报了我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扬州市宗教局薛清副局长、卢道岭处长陪同调研;我院法师、教师参加了会议。


王晓利处长讲话


能修常务院长、蒋寿建副院长汇报工作情况


会议场景

附:

鉴真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汇报材料

国家宗教局批准鉴真学院招生办学,特别是近两年以来,我院切实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政治思想工作在宗教院校办学中的方式方法,注重“爱国爱教”教育和学僧威仪僧格教育,努力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高素质弘法僧才。

一、完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认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近年来,我院系统编制了佛学、英语、日语、文哲史以及政治思想课程等各科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在学僧入学的前三年,学院按照国宗局要求开设了宗教政策法规、爱国主义教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邓小平理论)等课程,将其作为必修科目,列入教学大纲和每学期教学计划,每周两节课,每学期进行考试,认真完成思想政治课程教育。

2、配优配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师资力量,聘请扬州市宗教局宗教干部和市委党校专家教授担任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讲授宗教法规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课程,做到了思想政治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佛教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僧在政治上进一步成熟,增强了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信念。

3、在本三和本四年级,坚持每周一次思想教育大课(2小时),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国内外的时事政治,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或进行国学及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育,通过专家学者的授课,增强学僧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水平。

附:2011年度部分思想品德与“形势与政策”讲座

讲座内容

主 讲人

备 注

当代世界格局与我国面临的局势

贾同跃教授

市委党校副校长

中日关系与钓鱼岛问题

当前台湾局势

当前科学发展与宗教走向

吴冬华

原省政协副主席

社会心理与人格培养

刘澄教授

市委党校哲学社会学教研室主任

爱国主义与宗教

蒋伏虎教授

市委党校教授

弟子规

陆永峰

扬州大学教授

当前国内形式和中央的方针

蒋伏虎

市委党校教授

一支穿越时空的精神火把

蒋寿建

鉴真学院副院长

星云与扬州

马家鼎

原扬州市委秘书长

百善孝为先

殷铭悌

文化学者

新形势下的中国佛教

圣凯

南京大学教授

鉴真品牌与文化走出去战略

蒋寿建

鉴真学院副院长

鉴真精神

王晖军

扬州日报主任记者

宗教人士与爱国爱教

德力法师

少林禅武院院长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塑造学僧良好的品德。

在日常管理中,学院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性、连续性,注重学僧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1、重视“爱国爱教”教育。

学院每周一早晨全体学僧集中举行升旗仪式(升国旗,唱国歌;升教旗,唱三宝歌),进行爱国爱教教育。升旗仪式后由院领导进行学修主题教育讲话,学工处通报上一周的教室、寮房评比以及学僧行为规范检查情况。目前升旗仪式已成为学院“爱国爱教”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阵地。

2、注重学僧良好人格品德塑造。

一个合格的出家僧人,将来要弘法利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品德。我院专门邀请扬州市委党校哲学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刘澄教授开设了《社会心理与人格培养》系列讲座;邀请殷铭悌老师开设了《百善孝为先》讲座。

3、组织学僧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文化和纪念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操。每年参加清明扫墓活动;组织学僧为汶川地震灾区和日本地震灾区举行祈福法会及募捐活动;发动师生为困难学僧家庭献爱心,为车祸学僧亲属救急解难;参加建国60周年及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参加扬州国际鉴真马拉松赛长跑和 “日本东大寺鉴真像回扬省亲”大型系列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成立了鉴真学院首届学僧会,将丛林生活制度与现代高校管理相结合,探索学僧“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新方式。

4、组织创优争先活动,激励学僧积极上进。

学院每学期都组织各班级评优活动,评选鉴真传人奖、优秀学僧奖、道风威仪奖、才艺奖以及“星级寮房奖”等奖项,总结表彰一批先进个人,鼓励学僧积极上进。

每年举办‘佛在我心中’等主题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活动加深学僧对佛教经典的学习,提升了讲经说法的能力。

三、加强管理工作,注重道风威仪和学生僧格建设。

道风威仪建设是佛教学院的根基,也直接关系到僧人和学院的对外形象;通过持之以恒的管理工作,锤炼学僧的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学院坚持每学年开展新生军训,主要内容有队列操练、内务整理、国防教育等,通过军训军事化的管理,磨练学僧意志品德。

2、在日常管理中要求学僧做好出家人的必修功课,如坚持每天的早晚功课、二时斋供制度、坚持出坡(劳动)等。制定了《星级寮房、星级教室评优标准》,日常开展宿舍卫生检查和“星级寮房、教室”评比活动。坚持各班班会制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僧管理中的苗头性问题,切实加强道风威仪教育。在省内外一系列重大佛教活动和出访交流中,学院师生表现了良好的威仪。

3、在学僧的日常管理中,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同时注意把耐心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2011年下半年起,学院执行了《总值勤制度》,每天安排一名管理人员对学僧的早晚殿堂、课堂纪律、威仪、寮房教室卫生、早读(晚自习)等情况进行检查打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改进;通过总值勤制度,极大地推进了班风、学风和学僧的道风威仪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4、在抓好学僧日常管理的同时,学院还开设了与佛教相关的才艺课程,鼓励学僧有一技之长,如开设古筝、古琴、书画、武术等才艺班,丰富了学僧学习生活,提高了艺术修养,陶冶僧格情操。

四、坚持学修一体化,重视佛教生活体验。

学院在抓好课堂佛学知识课堂教学的同时,注意突出学僧在佛教生活方面的体验,坚持学修一体化,让学僧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1、学院邀请星云长老、无相长老、净因法师、圣凯法师、定弘法师、德力法师、日本唐招提寺西山明彦执事等高僧进课堂给学僧开示讲座,拓宽视野,陶冶思想情操。

2、授受三坛大戒,洗礼学僧身心。

受戒是一个出家人必经的道路。不经过戒律的洗礼,心灵就得不到净化和提升,也不会对佛陀和修行升起敬畏之心。学院定为本三年级集体参加受戒,去年9月—10月已组织到年龄的学僧赴常州天宁寺授受了三坛大戒。学僧们每天与戒律为伴,以梵行为宗,身心得到了洗礼和磨练。

3、参加大型宗教活动,增加佛教体验。

学僧首先是一个出家人,平常除了学习功课外,学院尽可能让学僧们参加大型宗教法会活动,让他们在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中感恩佛陀,感恩信众的供养,生惭愧心,发心修行。通过参加佛教法务活动,体验了宗教氛围,增进了佛教感情,也增强了学僧荷担如来家业的使命,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五、营造弘扬鉴真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

国家宗教局批准建设鉴真学院时,要求学院要体现三大办学特色,即“突出外语教学、注重律学研修、弘扬鉴真精神”。为弘扬鉴真精神,,学院以传承鉴真文化为抓手,引导学僧以先贤鉴真和尚为师,增强弘法利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在教学楼入口供奉了鉴真大师座像,让学僧每日膜拜。

2、把“鉴真传人”作为校训,把郭沫若作诗、李岚清作曲的《鉴真东渡》作为校歌。

3、每届新生入学时都集中组织观看电视剧《鉴真东渡》,加深学僧对鉴真大师和鉴真东渡的了解。

4、学院还积极开展了“鉴真精神和鉴真文化”专题讲座和研讨活动,编写出版了《鉴真文化论著选编》等校本教材;在全体师生中发起“传承鉴真精神”征文活动;创办了《鉴真佛教学院论坛》学刊;设置了校园文化专栏,各班级也设有班级园地,及时反映学院学僧学修生活情况。

我要捐赠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