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百家讲坛》主讲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作客“扬州讲坛”,讲解《传统文化热的背后》。
改革开放30年使中国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独一无二的巨大变化,取得巨大成就。以数字举例,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近68倍,进出口贸易总额是1978年的近106倍。1978年,中国动用5000美金现钞需要分管经济的国务院副总理批,而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单看数字并不能完全反映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如果把改革开放至今新增的5亿人口算上去,再分析这些数字,那就充分说明,中国的变化非常巨大。
天翻地覆的变化,短短30年来出现在眼前,然而,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心神不宁、我们不快乐、我们经常郁闷,甚至自杀人口剧增。很多心理学家在找理由,所有的理由都是理由,但都不是最根本的理由,原因何在?
很多中国人身上穿的皮鞋、长裤、T恤,哪一样是中国的传统?我们被快速地现代化了。在我们的脑海里列举文化概念,很多人想出来的是自由、民主、公正、平等,鲜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虚热现象严重
“扬州讲坛”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的讲坛之一,《百家讲坛》里“重要的”主讲人几乎都来过了,这些“重要的”主讲人并不代表他们的学问就是最好的,因为在《百家讲坛》上讲过的有近400人,为什么大家记住的几乎都是讲传统文化的学者?当我们尊重自己的文化的时候,表面上很热,但是我们回头一看,我们还拥有多少传统文化?能考上复旦研究生的都是厉害人物,我见面跟他们谈话以后,让他们写一封繁体字家信,向父母讲学校的生活,交上来,没有几个字写得全。在近现代历史上,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绊脚石,所以必须首先抛弃自己的传统,这是一种很奇怪的观念,别的国家走向现代化并没有摧毁自己的传统。
特别是十年浩劫,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被摧毁了不少,不要认为大干苦干加巧干就能恢复传统文化。我曾和于丹交流,说自己读不懂《论语》,为什么?现在到书店里随意买三本不同版本的白话《论语》,同一句话的翻译根本不一样。讲儒家有等级制度,这是对的,但对“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的翻译,有的版本说是“对当官的不用刑法,对老百姓不必讲礼仪”,而原意是“刑对大夫并不优待,礼仪对百姓不能忽略”,这才是儒家的本意。
既然讲不来《论语》,我只好去讲《三字经》。我的一些朋友年龄和我差不多,都毕业于中国一流高校,基本上都是教授,很多人留过洋,听说我要去《百家讲坛》讲《三字经》,都觉得奇怪,说这还用讲吗?我和他们交流,请他们说一遍《三字经》给我听,结果没一个人能讲到20句以后的。现在很多孩子能背《三字经》,我问这些孩子的父母你们能背吗,结果让人大失所望。
这些都说明什么?现在的传统文化热只是一股虚热,打开电视,种种讲坛都在讲传统文化,这是一种全民狂热式的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并不是扎扎实实地去恢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以抢救的心态保护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与武装力量,充其量只能算是大国,能不能算是强国关键看这个国家能否形成文化软实力。
以扬州为例,没有扬州学派,没有扬州八怪,扬州也许只是一个生产基地,而不是一个文化软实力城市。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到了一定高度,高度就是瓶颈,如何把城市发展推向新的更高的层次,就在于寻找这个城市的传统文化之源,以此提高它的含金量与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