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穿越时空的精神火把 ——和青年学僧漫谈“传承鉴真精神” (代 序) 蒋 寿 建 为什么要发起“传承鉴真精神”征文? 新学年伊始,鉴真学院就在全体师生中发起“传承鉴真精神”征文,主旨只有一条:铸造学府之魂,培养鉴真传人。 这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蜀岗之上的大云寺、大明寺是1200多年前的鉴真大师出家、求学、传戒,并担任住持的祖庭,也是他应邀东渡日本的出发点。同处于蜀岗之上、沐浴祖庭恩泽的鉴真学院以“鉴真”命名,是鉴真大师给后人留下的福报,寄托着培养造就新时代的鉴真传人的希望。我们把“鉴真传人”定为学院的校训,目的就是要勇于担当起历史的使命。二、全国各个层次的佛教学院现有50多所,这是佛教教育兴旺发达的标志。但作为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盲目办学、重复办学、低效能办学的现象。我院作为国家宗教事务局在地方上“唯一特批”的全国性本科院校、“唯一批准”以培养佛教外语人才为宗旨的佛教学院,必须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走出一条符合高等佛教教育规律、富有鉴真学院特色的办学新路。发起“传承鉴真精神”征文,正是为了打造办学特色,打响学院品牌,构筑学府之魂。三、中央确定的教育方针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对佛教教育同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同普通高校一样,年轻僧人的培养,第一是“成人”,第二是“成才”,成才必先成人。对于鉴真学院来说,“成人成才”的目标有一个特定的内涵,就是要培养爱国爱教、信仰坚定、僧格高尚、学修一体,具有较高佛教学识和广博实用的知识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僧侣人才。所谓“学修一体”,我的理解,就是学习与修行的统一,才学与道心的统一,弘法与实践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的学僧有一种力量支撑,一种思想动力,一种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的大道体悟。鉴真精神正是这样一种取之不竭、受之无穷的精神财富。 综观鉴真的一生,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一条从“成人”到“成才”,再到“成佛”的成长轨迹。他14岁出家,18岁受戒,20岁游学洛阳、长安,27岁回大明寺修行并随后担任住持,46岁成为一方宗首和天下400余州的受戒师,56岁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之邀立志东渡。其间历经十年磨难、五度失败,终于在66岁,即第六次东渡时抵达东瀛。一直到76岁在日本唐招提寺圆寂,鉴真在时人眼中的这个偏远小国讲经说法、传授戒律,并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盛唐文化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日本人民,被日本人民世世代代尊奉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医学始祖、文化恩人。这便是佛家所说的“终成正果”。“鉴真东渡”之所以传颂千古,就在于鉴真大师在众说纷纭、畏难怯弱面前作出的“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的惊人抉择;就在于他在面临世俗偏见、官府阻挠和僧团内部思想动摇的困境中所表现的勇于担当;就在于他在一再经历挫折、失败、特别是在痛失高徒、双目失明之后义无反顾地重新扬帆起航;就在于他面对凶险海涛毫无畏惧,坦然接受大自然的挑战乃至自身生命极限的挑战;就在于他在异国他乡普度众生、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这样一种人格力量,成就了他从平凡的“人性”走向超凡脱俗的“佛性”的精神升华。 我认真阅读了同学们提交的写作初稿和修改稿,欣喜地看到,通过前一阶段的教授讲学、老师指导、影剧观摩,并通读我院主编的《鉴真文化论著选编》(校本教材),特别是通过同学们自己在学习和写作实践中的刻苦用功,至少有了四点收获:㈠对鉴真大师的生平行状有了较多的了解;㈡对鉴真精神有了不同程度的体悟;㈢对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㈣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如怎样提炼观点、抒发情感,怎样理清思路、剪裁素材,怎样规范文字、凝练语言等等,在几易其稿的写作实践中有所感知。尽管从总体上看,同学们的上述了解、体悟、思考、提高还是初步的,一部分同学的认识可能还是较浅层次的,但万事开头难,尤其在精神世界方面的提升,跨出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往往第一步更为难能可贵。事实将会证明,这次征文对同学们端正学习动机,养成读书习惯,培养自省自觉,乃至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佛法的精髓要义,在明心见性、解行相应中提升个人生命,都将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正是我们的期望所在。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通过征文这种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实行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对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也会有所启示和借鉴。如如何坚持以学僧为本位,实施因材施教;如何贴近学僧的思想实际,加强人格培养;如何在“夯实基础、强化专业”的同时,注重拓展学僧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何把丛林生活制度和现代教育理念结合起来,探索佛教教育的新思路等等,都有待于我们在教改实践中有所作为。 鉴真精神是一个文化富矿 话题回到这次征文的主题,即什么是鉴真精神,怎样传承鉴真精神。我之所以说我们目前的了解、体悟、思考还是初步的,一部分同学的认识还是较浅层次的,浅就浅在主题的提炼和挖掘上。比如说,有些同学都复述了鉴真六次东渡的艰辛历程,篇幅占了很大,但究竟要说明什么,似乎不甚了了。 大家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当时鉴真决定东渡,既不是“官派”(实际上朝廷是不允许的),也不为扬名,甚至可以说是“偷渡”,外部舆论不支持,僧侣内部的意见又很不统一,那他为什么要毅然决然地亲身东渡?在古代远洋航海设备和技术极其落后的条件下,以樯帆舟橹去迎战洋流、暗礁、飓风、暴雨和惊涛骇浪,随时都有樯折舟覆、葬身鱼腹的可能,他难道不知道有九死一生的危险?面对饥饿、病痛、瘟疫、丧徒、背弃、眼盲等种种肉体上情感上的折磨,他难道没有痛苦和悲愤,没有犹豫和反思? 要知道,鉴真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内部纷争、祸起萧墙、断水断粮、官府阻挠、人心涣散、财力匮乏等一次次压力和打击接踵而至之际,一个再坚强的人都是难以忍受的。就说第五次东渡吧,船漂泊到海南,在重返扬州的千里归途中,荣睿病死,普照分手,禅彦诀别,这对一个63岁的老人来说,肯定是难以想象的打击。这三个忠心弟子始终是东渡的中坚力量,患难与共,生死难离。为此鉴真对荣睿之死,悲痛得数日不进滴水,几乎昏迷;与普照分手时潸然泪下,悲泣不止。弟子禅彦在吉安病逝,鉴真抚摸着他的遗体悲呼:“祥呵,祥呵……”就在这悲痛欲绝之时,他本人又因遭受暑热、瘴气,毒火攻心,致使双目失明,沉入一片茫茫黑暗。试想一下如果鉴真稍稍动摇,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可以说鉴真本人将坠入人生真正的黑暗,历史也将留下遗憾的一笔。正是由于鉴真在痛苦中自我解脱,在孤立无援中重新凝聚,在僧侣的献身中更感到责任重大,才能最终实现这一宏伟的事业。 我们追踪他的业绩,体验他的心境,正是为了感悟他非凡的精神。而他非凡的精神,恰恰是一个深埋千年的无价瑰宝,是一座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值得我们用心去挖掘、去体悟。当然,对于一篇一、两千字的短文来说,口子要小,开掘要深,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细节下手,截取一点,发散思维,阐发自己独到的感悟。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避免千人一面。 又比如说,有的同学深情地引用了郭沫若“鉴真东渡”一诗开宗明义,这样的立意很好,体现了独到的见地,但这同样有一个提炼和挖掘主题的问题。 “鉴真目盲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漾溢奈良城”——郭沫若的这首诗,经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谱曲,现已作为鉴真学院的校歌。我们不妨追溯一下,这首诗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时中日两国尚未建交,政府之间的关系还很紧张,国内佛教的地位也没有恢复。面对这一情况,时任中国佛教协会领导人的赵朴初利用鉴真大和尚圆寂1200周年,日本开展“鉴真年”纪念活动的机会,鼓起勇气向周恩来总理建言献策,从“中日邦交正常化可通过民间促官方”的角度,建议中央借助佛教这个“很好的载体”和“鉴真大和尚的题材”,让鉴真“担任民间大使”。这才促成了由中日宗教界,文化界在北京和扬州大明寺共同举办纪念鉴真盛大活动的机缘。郭沫若的“鉴真东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感佩交集、一挥而就的。诗中讲“鉴真目盲航东海”,讲鉴真的“一片赤诚”,讲鉴真“舍己为人”,落脚点是“唐风洋溢奈良城”,主题显然是歌颂鉴真对促进中日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历史贡献。这样一个主题和寓意,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和把握。 联想到1980年四月日本唐招提寺鉴真坐像回故乡省亲巡展,邓小平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事”的署名文章,高度评价鉴真是“一位做出了重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赞扬鉴真坐像回国巡展是一件千年一举的“盛事”,势必将“鼓舞人们发扬鉴真及其日本弟子荣睿、普照的献身精神,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事业作不懈努力”。这就使鉴真大师作为“中日友好使者”的精神内涵更加突现。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的政治考虑,另一方面也深刻揭示了鉴真精神的重大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的这篇文章,是国内最早提出“鉴真精神”的论述之一。如果把鉴真精神的深刻内涵与鉴真学院的校训、校歌联系起来,作比较深入的思考,同学们就会意识到,鉴真学院的办学宗旨,同鉴真开创的中日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事业是一脉相承的。作为国家精心培养的佛教国际交流人才,我们的学僧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 从鉴真坐像第一次回故乡省亲到现在,30年来,国内外评价鉴真生平和研究鉴真精神的文章汗牛充栋。扬州文史学者许凤仪受大明寺和鉴真学院的委托,主编出版了《鉴真文化大观》,篇幅长达200多万字,可见这方面的著述之多。我在所阅读的有限文献中,发现众多研究者对鉴真精神有多种表述和概括。原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认为,鉴真六次东渡表现的精神,是“以普渡众生为动力,以慈悲善舍为愿力,以勇猛精进为动力”,“奉献天下的博大胸怀”。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尤其推崇玄奘和鉴真两位唐代高僧,认为他们不但爱国,而且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对国际的贡献,爱国主义和宏法大愿 就是两位高僧千辛万苦、千难万险西去东渡的精神动力。他说:“比起前辈鉴真大师六次东渡的那种艰难辛苦,我能抵得上他的百分之一吗?想想很惭愧。”所以他写诗言志:“心怀度众慈悲愿,身似法海不系舟。问我平生何功德,佛光普照五大洲。”在我院的校本教材《鉴真文化论著选编》中,还有一篇题为“鉴真,一面高扬的人文旗帜”的文章。墨云法师侧重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分析鉴真精神,认为鉴真“以博大的胸怀关爱人类的命运和前途”,“以大无畏的人格、大牺牲的精神去实现目标”;认为“多年刻苦的修炼、执著的追求”奠定了鉴真“坚实的思想基础,涵养了强大的人格力量”,“呈现了生命的大气象”。许凤仪先生则把鉴真精神概括为五句话——传播文明、何惜生命的献身精神,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执著精神,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突破俗念、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努力弘法、普渡众生的无私精神。这是迄今为止我所看到的对鉴真精神比较全面的概括之一。 实事求是地说,上述表述并非最终结论,对鉴真精神的追根溯源还在探讨之中。不可否认,在诸多著述中,还有极个别属于主观臆断和不和谐的音符。比如对于鉴真东渡的动机,个别日本学者就有“鉴真亡命”、“鉴真间谍”之说,认为鉴真东渡是被迫逃亡日本,甚至是中国政府派去做间谍的。这些论调,固然别有一番用心,但至少也说明,我们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要进一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以澄清那种偏见和误解。在这次征文中,鉴真学院的赖中文先生从佛教的菩提本愿和佛教教义的角度据理反驳,当属一家之言。还有,许多论文虽然罗列了鉴真精神的种种表现,但其精神实质和特征是什么,其思想源泉是什么,其哲学理念是什么,其历史贡献和文化意义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还需要作出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的回答。 今年11月下旬,日本东大寺鉴真坐像又将回到故乡。在扬州举办的一系列纪念活动中,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高僧将借助“鉴真精神论坛”的平台开展学术交流,国务委员唐家璇亦将在“扬州讲坛”发表演讲。这是我们深入学习研究的绝佳机会,我们将会从鉴真精神这个文化富矿中获益多多。 民族精神和佛家情怀的凝合 我个人有一个粗浅的观点,我认为鉴真精神的源泉和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华夏子孙的民族精神,一是自我修炼的佛家情怀。 《周易》上有一句千古传世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尽艰辛、磨难与挫折,之所以不屈不挠、生生不息,靠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刚毅坚忍、发愤图强、开拓创新的精神力量。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在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经历了灿烂的辉煌,但又相继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后,唯独中华文明一帜独树、一脉相承,并且在历史进步和民族融合中不断发展创新,表现了根深叶茂的强大生命力。这不能不令人感慨中华文明厚德载物的生命智慧和自我更新能力。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传入华夏大地,很快就成功地融入主流社会,成为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体现了中华文化传统海纳百川的极大融合力和凝聚力。时过两千年,当全球不得不面对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破坏、人口爆炸、动植物灭绝等生态危机的时候,人们终于发现,建立在物质至上主义和科学万能基础上的西方文明,其缺陷日益暴露出来。二十世纪后期以来,有识之士开始把眼光转向以中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从东方哲学的和谐、大同等理念中寻求当前解决生态危机、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和文明冲突的济世良方。有两个著名的事例:198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并发表宣言,宣言的第一句话是:“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比因博士也说,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佛教传入西方。 根植于中华文明肥沃土壤中的鉴真精神,深受民族精神的滋养。它所表现的无私无畏、开拓进取、艰苦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缩影。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这得益于《西游记》这部传世之作的艺术感染力。但《西游记》把唐三藏玄奘大师西天取经的历程妖魔化了。所谓九九八十一难,实际上是玄奘西去取经途中经历的各种自然困难和天灾人祸的文学化描写。玄奘历尽磨难到印度去,不但把印度的佛经戒律和文化带回了中国,而且把中国老子的《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传播出去。同玄奘一样,鉴真出家后受戒、修行非常虔诚,拜师求学十分刻苦,律学研修和所涉猎的建筑、雕塑、医学、书法等知识技艺相当精深广博,这就为他日后东渡日本、终成正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根基。同玄奘相比,鉴真六次东渡中面临的困苦、灾难、失败和打击也许更为惊心动魄;他所表现的胆魄、智慧、沉着、坚毅,比起《西游记》中的唐僧,更能体现强大的人格力量。我敢断言,鉴真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鉴真本人不愧为民族的脊梁。 那么,鉴真作为律宗大师,他的佛教学识和多年的修炼,是否同样为他六渡东瀛提供了坚定的精神支持和思想源泉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正如叶小文所说,慈悲善舍、普渡众生、勇猛精进、奉献天下,这样的佛家情怀,是鉴真东渡的愿力、动力和助力。在拥有佛教情怀这一点上,玄奘和鉴真又是共同的,心灵是相通的。玄奘大师远涉流沙,策杖西征,为的是舍身求法;鉴真大师劈风斩浪,六次东渡,为的是舍身传法。与玄奘、鉴真同时代的其他高僧,如鉴真师从的道岸、弘景、融济、义威、远智、大亮、全修、慧策等,他们抄佛经、兴戒坛、缮道场、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讲法诵经,写诗刻石,广舍医药,普济众生,无一没有内在的精神支撑。这种精神绵延千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一代代的高僧大德佛心不泯、愿心不改,泽及遐迩、广结善缘。其中的精神轨迹,难道没有因缘可寻? 同世俗社会理解的不同,佛教区别于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无神教。在无神教的世界里,并不存在一个能创造和主宰宇宙万物的神。按照佛教的理念,所谓“佛”,并不是主宰世界的“神”。“佛”也是人,不过是“觉悟”了的人,是了解事物的真相,通晓缘起法则及事物的来龙去脉的“先知先觉者”。佛教认为人是平等的,通过修身人人都能够成为体悟大道的“佛”。出家人的本份正是在于内修外弘,目的是要给人智慧,给人办法,去解决人生面临的许多烦恼、痛苦。因此,学佛的关键在于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学以致用,以坚固的道心和佛法的智慧为民众提供精神食粮。 去年三月,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与中国佛教协会共同举办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确定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心”是抽象的,“从心开始”是唯心论,佛教徒是唯心论者。但是,在追求世界和谐、民族和谐、社会和谐、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诸多问题上,佛教与我们共产党人的主张竟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2009年11月,《中国民族报》上发表了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的论文,题目为“中国佛教思想精华与当代世界文明建设”。文章认为,中国佛教精华之要点在于缘起因果、求智修善、平等慈悲、中道圆融等,提出要正确认识中国佛学思想在建设当代世界文明中的积极作用。我们鉴真学院现在也成立了佛学研究所和鉴真文化研究所,这不是为了装点门面,确实是为了科学地挖掘、整理和传承中国佛学的思想精华,以承担起高校培养人才、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同样,我们有必要从“佛家情怀”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并继承鉴真的精神资源。 我认为,鉴真东渡中所表现的佛家情怀,归纳起来大抵有这样四点: 1、大愿心,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践“利益众生、圆满菩提”的大愿心、大志向。跟共产党强调“理想”、“信念”一样,佛教所谓的“大愿心”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所谓“利益众生、圆满菩提”,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可以理解为化导社会、净化人心、解脱痛苦,从而获得生命的提升和世界的和谐。 我们解读鉴真的东渡动机,他之所以力排众议、矢志不渝,无疑是在这种弘法济世的强大愿心支配下做出的决定。他对前来邀请他东渡弘法的日本僧人荣睿、普照说,他听说过从前南岳慧思禅师托生日本做王子,大兴佛法的传说;也听说过日本长屋王子崇信佛教,曾做过一千件袈裟赠送给中国僧众的故事。他说,日本僧人在袈裟上绣了四句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说明日本是一个与佛法有缘之国。所以,当他得知日本佛教寺院混乱、戒律松驰,急于需要中国的大德高僧去匡正扶危的时候,便不顾年事已高、征途艰险,当即表态:“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正是这样的大愿心、大志向,激励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苦曲折,始终重信守义、百折不挠,生死相托、无怨无悔。 2、大慈悲,即具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道德力量。佛教讲究因果法则,反映在伦理方面,则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惩戒规条。这些规条对出家人乃至在家居士都有基本要求,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均是从因果法则引伸出来的道德规范。同样是对一个行为的评判,佛教徒更注重“发心”,即思想动机,认为只有以慈悲心来做事,才是真正的慈善行为,才能得到“善有善报”。讲良心、讲天理、讲慈善、讲诚信、讲感恩等等,并非为佛教一家所倡导,但佛教同其他学说相比,更强调的是“求诸自己”,即对自我严格要求,而不是像照手电筒那样,照人不照己。鉴真大师尊奉的律宗,尤其讲究戒律,通过受戒时的宣誓和日常的自省自觉,在内心产生一种自制力,产生一种抵御外界诱惑和内心邪念的“抗体”。以“戒”生“定”,以“定”生“慧”,就是佛教要建立的坚固道心。完善自身人格,劝导民心向善,始终是佛教历千年而不败的道义力量,也是鉴真大师在东渡途中团结僧团的凝聚力、感召力之所在。 鉴真同时代的真人元开撰写的《唐大和尚东征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第三次东渡失败后,鉴真全力筹备第四次东渡,但这时他不幸卷入了更大的人事漩涡。以灵佑为首的弟子出于一片爱师之心告官阻拦,使正在准备取道福州买船东渡的鉴真等人被当地官府截回,送回扬州严加守护。此举令鉴真极为痛心,不再认灵佑为弟子。灵佑为师父普渡众生的一身正气和慈悲情怀所震慑,为了求得师傅的宽恕,站在鉴真房前忏悔,每天自初更侍立至五更,一站就是六十天,用行动反省自己的偏狭、浅薄和过失。这是一种道德的较量,道德较量的结果,是徒弟的改悔、师傅的原谅,终于师徒携手,再赴征程。可以说,鉴真东渡的最终成功,是以鉴真为代表的道义力量的胜利。 3、大坚忍,即用佛教的“忍”,抵御外界困扰,克服人性弱点,超脱人间疾苦,笑对云起云落。今年9月10日,星云大师在常州“市民讲坛”畅谈“道德力量和幸福智慧”,其中集中阐发的一个论点,就是“忍”。所谓“忍”,是佛家的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智慧,不仅要忍受生活上、生理上、物质上,以及大自然降临的各种困苦和压力,更重要的是以平和忍让之心对待一切“逆缘”。佛家历来主张在“逆缘”面前“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并不是无原则的消极避世,亦并非不讲是非曲直,而是主张不莽撞行事,不妄自菲薄,不以怨报怨,用主动的“退一步”,换取自我心态的调节,以便积蓄实力,把握机遇,朝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奋发前行。五代高僧布袋和尚所说的“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体现的就是这种“忍”的心理基础。所以星云大师说,“忍”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我们到许多寺庙都能看到一尊弥勒佛,两旁的对联是“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概反映的就是“无二法忍”的豁达心胸和精神境界。 许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鉴真东渡中能忍受那么多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第一次东渡未成行就遭人诬陷,第二次东渡刚出海就触礁遇险,第三次东渡搁浅荒岛、水米俱尽,第四次东渡又因徒弟出卖、官府阻挡而未果,以至第五次东渡漂泊东海、前途不测。但是他始终忍辱负重,百折不挠。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位大师,他的意志又来自何方?我看就是一种坚忍的力量、一种豁达的心胸、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 我有幸在无锡灵山观看过一场音乐史诗情景剧《吉祥颂》,演绎赞颂的是佛祖释迦牟尼舍弃太子位出家修行、寻找真谛的历程。从“王宫内外”到“清凉世界”,从“雨夜沉思”到“降服心魔”,从“电闪雷鸣”到“鲜花盛开”,演出大厅内的声光效果,伴随那肃穆庄严的声声梵乐,不能不把人带到圣洁的境界。这让我联想到在常州听星云大师讲学时,他让两位女弟子吟诵法语偈歌,忽然从中顿悟鉴真大师东渡途中的特有心境。印象最深的法语偈歌,一首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说的是一种斩断权欲、情欲、贪欲等一切“妄念”,超然物外、无欲则刚的淡定和从容。一首是“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不怨,留得青白在人间”——说的是参悟人生、无畏生死,在凤凰涅磐中摧不垮、打不烂的内在功力。一首是“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他。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说的是一种降服心魔、善恶自报,认定“谁笑在最后,谁就笑得最好”的生命智慧。正是这种佛家特有的淡定和从容、无畏和无惧、力量和智慧,积蓄了鉴真大师非凡的精神能量。 4、大圆融,即在中道哲学的基础上,要求尊重事物的不同因素,尊重差异各方的共存共荣。圆融是佛家对待世间万事万物的基本态度,其哲学基础就是所谓“中道”,即主张远离事物的对立状态,远离有无、断常的对立见解,远离苦行和快乐两端的极端执著,追求一种“中正之道”。反映在方法论上,不赞成“非此即彼”的极端见解和“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反映在处世哲学上,承认差异,主张包容,讲究善缘,追求和谐;反映在弘法宗旨上,主张以平等之心善待不同人群、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谓“寄语佛子,共结来缘”。正是出于这种“圆融”的理念。佛家主张宽容,主张化解人们的嫉妒心、仇恨心、复仇心,不赞成“冤冤相报何时了”。星云大师把佛家的宗旨归结为“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体现的也是这样一种中道圆融的处世态度。圆融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应该说是有益的心理疏导。 鉴真大师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东渡日本后传戒讲经、育才弘法、救死扶伤、奉献文化,有生十年时间做了许许多多功德无量的善事好事,而且不讲功利、不图回报。这种博大的胸怀,正是圆融处世、利益众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所致。用现在的观点看,他到日本带去了许多中国的文物国宝;但是从圆融的世界观看,这是传播先进文明,是对人类的奉献。在前不久的“扬州讲坛”上,日本学者对中如云满怀深情地追忆起鉴真东渡对日本的文化贡献,称颂“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母亲,鉴真是日本文化的恩人”。这说明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应该世世代代友好相处。同时还告诉我们,世界各国文化的取长补短和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在传播中华文明的同时,必须以虚怀若谷的胸怀吸收别国的先进理念、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千万不能固步自封、划地为牢。这同样是鉴真精神留给我们的宝贵启迪。 点燃照亮前程的精神火把 1963年,在扬州大明寺举办隆重的鉴真纪念活动之际,赵朴初以《访鉴真故居》为题作词一首:“暮天开,望片云江上飞来。振衣蜀岗,千古高踪常怀。当年舍身弘道,涉风险远渡蓬莱。奈良代,招提寺,风流懿矣休哉……” 今天,当我们站在蜀岗之上,深情地怀念鉴真大师“千古高踪”的时候,你会欣喜地发现,这是一片土地更为肥沃、积淀更为丰厚的精神家园。 ——暮鼓晨钟的大明寺,重建的栖灵塔高高耸立。虽然历史上屡遭战火,历尽劫难,但至今仍旧梵音缭绕、香火不断。 ——1973年落成的鉴真纪念堂,供奉着安祥庄重、慈颜善目的鉴真坐像。堂内的壁画,再现了鉴真东渡的壮阔情景。纪念堂前的“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上,携刻着赵朴老撰写的长篇碑文。碑文写道:“唯我大师,法门之雄。三学五明,乘桴而东……” ——鉴真纪念堂门前,还座落着一尊设计者的雕像,这就是国宝级的建筑大师、保护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先驱人物梁思成。早在六十年代前期,他就用心和血在图纸上恢复了这座恢宏建筑的唐代风格。可惜他未能亲眼目睹纪念堂最终落成就黯然仙逝,给人们留下了不尽的思念。 ——鉴真纪念堂的西侧是平山堂和风景如画的西园。这里有欧阳修、苏东坡等历代文豪的历史遗踪,有古往今来的名人吟咏,还有乾隆碑林、天下第五泉…… ——同鉴真纪念堂隔水相望的鉴真学院,规划征地300亩,整体设计采用唐式建筑风格。这里环境幽雅,绿树成荫,设施先进,道风清纯。每周晨会上庄严的升旗仪式和开示,教室里不时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书画课上师生们的拨墨挥毫,运动场上僧衣僧装的武术表演,寮房、殿堂里的整洁和宁静……无不让人感受到这是一所高等学府,这里有丛林淡定的气场。 ——由星云大师资助兴建的鉴真图书馆座落在鉴真学院。馆内藏书十万多余册,特别宝贵的是一套完整的《四库全书》,还有精装的佛教经典和各类文、史著作。这里举办的“扬州讲坛”,为鉴真学院的师生和广大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为迎接日本东大寺鉴真坐像回归,这里新建了一条樱花环绕的鉴真大道。这是一条开放之路、友谊之路、和平之路。 ——还有由著名音乐家何占豪教授谱曲,由扬州大学和鉴真学院的师生组成乐团,为纪念鉴真大师而作的古筝协奏曲《东渡》。其淡雅、悠扬、悲怆、喜悦、缅怀、歌颂的曲调,此起彼伏,感人肺腑。这同何占豪所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样,注定将渗入民族的灵魂,成为民族的永久记忆。 这是多么厚重的文化,这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在这块土地上学习、生活的鉴真学院学子,怎能不倍加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怎能不真心体悟鉴真大师宏伟的理想、高尚的人格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又怎能不追寻前人的足迹,继承先贤的事业? 记得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 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作“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那么自信就是埋藏在每个人心底的火种。这是天生的,也是脆弱的,需要对每个生命个体真诚持续的维护和滋润。只有用一种精神的力量点燃那微弱的火种,才能在心中燃烧起永不熄灭的熊熊火把。 鉴真精神就是这样一支穿越时空的精神火把。之所以能穿越时空,因为它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佛家情怀,代表着价值的无限和永恒。对法门弟子来说,一代一代地领悟之、传承之、践行之、弘扬之,就能使之照亮未来的漫漫前程。 鉴真学院的办学宗旨,就是要为国家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高素质弘法僧才。这是“鉴真传人”的本质内涵。这就要求每一个学僧都要像鉴真大师一样,愿要大,志要坚,气要柔,心要诚,知要博,学要专,品要正,修要行,用毕生心血致力于济世利人、功德圆满,矢志不渝地追求佛家理想的“让生命超越局限而不朽”。 正如民国年代的太虚大师所批判的,“吾以之哀日本人、西洋人治佛学者,丧本逐末,背内舍外,愈趋越远,愈说愈枝,愈走愈歧,愈钻愈晦”,结果是把所学的佛法思想空散破碎,无法在庞杂的思想体系中把握佛法的精髓要义。还有一种情况是应引起警惕的,即言端笔下谈玄说妙、口若悬河,但道心不固、僧格不坚、心胸不宽、言行不一,这样的出家法师亦很难堪当重任。当然,如果背离了佛学的思想精华,把佛教低俗化、迷信化,虽然这迎合了社会上一部份人“求神拜佛”的世俗心理,但必将使佛教走入歧途。这都是不可取的。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殷切地希望在座各位加倍努力、厚积薄发,中国佛教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这篇序文,是作者于9月30日、10月30日,两次为全体学僧举办“传承鉴真精神”讲座的讲稿,在讲座的基础上作者作了一些补充提炼。)
千载的因缘 永恒的光辉 能 修 鉴真和尚东渡弘法,颠沛长达十一年之久,虽双目失明,仍不减赴日的毅力。第六次启航,六十六岁时才终于到达日本,携往日本大量的佛教经像、药物、艺术品等,对发展日本医学、雕塑、美术、建筑皆有相当大的贡献。被称为日本“律宗太祖”、“医学之祖”、“文化的恩人”,“传灯大法师”、“大和尚”等最高的德誉。他百折不回,舍身弘法,传播文化,播种友谊,是中日友好的使者! “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是中国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在1963年纪念鉴真逝世一千二百周年写的诗句,热情讴歌了鉴真崇高的献身精神,高度评价了鉴真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 一千多年来,人们深深怀恋鉴真为中日文化做出的贡献,邓小平同志曾对鉴真大和尚有过这样的评价:“在中日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鉴真是一位作出重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 2007年4月中国总理在日本国会演讲时说,在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有一座石灯笼,是1980年日本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送来的,与日本唐招提寺的另一盏是一对,这对灯火至今仍在燃烧,长明不灭,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光明前景。 2008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夫人冒雨前往奈良参观唐招提寺,他神情肃穆地向鉴真大师的陵墓深深鞠躬;并向松浦俊海长老赠送了鉴真东渡时的渡船模型。他对松浦俊海长老说,“一千二百多年来,中日两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两国人民的友谊没有变”。 鉴真大师为佛教留下了历史,为社会留下了功德,为众生留下了美好,为后人留下了不灭的精神;我们两国人民永远怀念、纪念他。他传播的佛法和友谊的种子将会永远激励后人,并在今天的和平世界中发挥积极作用。鉴真大师一千多年前为我们播下的善因,今天开出了灿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在经济繁荣国富民强的当今,中国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为佛教服务社会、利益人群提供了多种途径;时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着,佛教也一样要与时俱进,要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佛教自古就有扶危济困、利益人群、抑恶扬善、服务社会、倡导和谐的优良传统,提倡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如“爱国爱教、团结进步”;“以戒为师”、“以法为师”;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提出的“人间佛教”、“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的思想,“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 、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远景目标等,都是佛教积极文化内涵的体现。佛教寺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可以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领受古圣先贤的智慧启迪,让心灵得到滋润,化解开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对在家信众的教育是佛教弘法利生的主要工作。如:佛陀教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用“五戒十善”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对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是在营造和谐与美好的氛围。“一滴水只有放到大海里,是永远不会干涸的”,中国佛教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正不断引导广大信众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保持心境平衡,做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进一步服务社会、关怀社会。 中国佛教最大的特色是:慈悲、智慧、愿力、行持。有人会乘坐观世音菩萨的慈航去善导,有人会借助大智文殊的般舟常清心,有人会有着地藏菩萨的愿力尽孝心,有人会有着普贤的德行祈愿国家祥和。我们要发挥佛教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佛教有着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随人随缘随愿进出;我们相信将来会有着更加完善的僧伽教育体系,系系设置齐全,全心全意地续佛慧命修学证果;会有着更多的慈善机构,构成慈悲的爱心,心心相连共度难关;会有着许许多多适应时代且很好地保持着佛陀八正道理念的大德高僧,僧僧有修有证,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应继承和弘扬好鉴真大师的弘法衣钵,以鉴真为师,恪守佛戒律,更好地继承发扬佛教的戒定慧学,要发大愿去弘扬佛法,回报社会,播种和平。相信未来中国的僧人会更具四无量心、六波罗蜜行,用无上的大菩提力去回报四重恩!中国的佛寺不仅具有传播佛教、化导民众的宗教功用,而且也具有传播和承载社会历史文化的社会功用。人们将会看到一座座生活丛林清规化、面貌律仪化、素质大学化、精神菩萨化、觉悟佛陀化的佛寺和僧伽团体,呈献给世界人民纯正的佛教襟怀! “愿我们同受佛陀庇佑,愿鉴真精神永在;愿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友谊,延续辉煌。愿世界永远和平!”
走 近 鉴 真 大 师 朱 操 鉴真,曾经震撼过我的心灵;鉴真,今天让我永远的追随。 曾记得中学年代,我就知道中国有两个了不起的和尚大师—玄奘、鉴真!当我刚刚走近他们时,就被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抱负,不怕千辛万苦、不畏千难万险乃至不惜生命的高尚精神所震撼,尤其是鉴真大师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人格魅力,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坚毅的种子,成为我终身学习的榜样。 60年代的十年动乱中,我曾遭受过造反派、政治流氓的批斗折磨,那颗鉴真不屈不挠的种子爆发出一般巨大的力量,我顶住了那些邪恶的势力,不仅没有被整垮,而且更加成熟和坚强,这是我的心灵走近鉴真大师的福报啊,我要感恩鉴真大师的力量。 1980年,鉴真宝像荣归故里,我与成千上万的扬州老百姓一样充满激情涌向大明寺,带着无限的敬仰的心情,一睹宝像为荣耀,并饶有兴趣地争相阅读有关鉴真的文章报道。此时我看到的鉴真,不仅仅是我认识的坚定信仰和不屈的精神,更有博学多才的聪睿智慧,济世利民的高尚人格,海纳百川的宏伟胸襟,不仅仅是远在天国的菩萨,更是实实在在眼前的楷模,人生征途上的导师……。我心中那颗不屈不挠的种子已化为满腔热血,成为实现理想的力量源泉、智慧源泉,成为我心中仰慕的民族英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在事业的追求上,虽有艰苦曲折,但我艰苦奋斗了,所以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我从一名稚嫩的小学教师成为省内外知名的中学校长,从一名普通的园丁成为全国知名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回想起这几十年的教育生涯,我难道不应该感恩鉴真大师吗?因为我走近了他的心灵,因为他给了我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2004年,普照的佛光降临我的头上,我庆幸走进大明寺,在能修师父的带领下,参与创办鉴真佛教学院,一下子拉近了我与鉴真大师的距离,我曾写下诗曰:“暮年立志佛连心,弘法育才结善缘;绵才竭诚多奉献,鉴真学院着先鞭。”我高兴的是将在鉴真大师召唤下,沿着他的足迹,去实现他的宏愿——育才弘法、济世利民;我激动的是我将用自己一生积累的才智学识,去造就未来的鉴真传人、培养出新时代鉴真式的国际友好使者,三生有幸啊!从此,我更多的学习鉴真大师的文化和精神,更深入地理解鉴真大师的思想和心灵。在市宗教局领导和能修师父的带领导下,我一步一步走近鉴真大师。 在征地、拆迁、基建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过人少事多、经费不足、外界干扰、工期紧迫、天公作难种种困难,我们的口号就是“用鉴真精神建鉴真学院”。一次天寒地冻的冬天,我骑车顶着刺骨寒风上班,在冰冻的水泥路上摔了几跤,仍咬着牙上班,进办公室写下:“一夜冰花雪后寒,晨风刺骨去上班;老夫抖擞为菩提,只求事业不求闲。”一次大雨滂沱,我在雨水中跌破双膝,包扎后回到淹着大水的办公室继续工作,在我脑海里浮现的就是鉴真大师“坚定安祥仁且勇,信千回百折无碍”的光辉形象。 在思考、策划招生办学时,我们坚定不移地以鉴真大师办教育的思想为思路,以培养新一代的鉴真式人才为目标。我们要象鉴真大师一样,培养国际弘法人才,真正达到国宗局叶小文局长所要求的“出自鉴真学院的佛子、学生,将不仅善念、善解佛经,也有一口流利的好英文、更具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的真精神”。在我的工作中,一直遵循着以鉴真为师,我们要象鉴真大师一样,以宽广的胸襟,聚四众之力、举八方之才、选用“具修三学、博达五乘,外秉威仪,内求奥理”的人才,培养出新一代的弘法精英、佛教之雄;我们要象鉴真大师一样,重视育人基地的建设,用大师当年造初律寺、建唐招提寺的理念,规划我们唐代风格的校园,做到结构简朴优美,内部广阔明亮,成为学僧学修一体的圣境;我们要象鉴真大师一样,重视发扬律宗道风威仪,将鉴真大师的精进博教的学习精神,普渡众生的高尚人格,坚忍不拔的品质成为我院的灵魂,让新一代鉴真传人永远继承光大。啊!在我学习、生活、工作中鉴真大师无处不在,鉴真大师的光辉形象已刻进了我的脑海里。 我坚信:鉴真佛教学院有了鉴真大师的愿力,有了鉴真文化的助力、有了鉴真精神的动力,鉴真学院就一定有着无限美好的未来,一座国际化、开放式的佛教学院,将在鉴真的驻锡弘法圣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让我们全院师生员工携起手来,一同走近鉴真大师,用自己的艰辛和智慧,来成就这一番事业吧! “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不久的明天,鉴真学院必将成为中国佛教通向世界的一座壮美的菩提桥,具有终身奉献佛教事业和超越时空价值的新一代鉴真大师将在这里涌现!
鉴真东渡与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仁 如 序 文 扬州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她是被中日两国人民所尊敬的鉴真大师的故乡,1250年前的唐朝鉴真大师从扬州大明寺出发, 将当时世界最高水准的盛唐文化传到日本。从743年的第一次东渡到753年的渡日成功前后达六次,鉴真大师以他那不屈的精神勇渡大海,经过若干艰难险阻,积劳盲目,终于抵达日本。 鉴真渡日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在佛教方面鉴真渡日前,日本没有正式的授受三坛大戒的仪规,由于不具备通达教理的所谓‘三师七证’的僧人,所以当时的日本要授受三坛大戒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时的日本佛教界纲纪混乱,僧侣堕落。鉴真大师渡日后,开讲戒律,设坛授戒,在整体上改善了日本佛教。从那时开始日本有了正式的授戒仪规,鉴真大师被日本佛教界称为“律宗始祖”。 其次,鉴真对日本的影响不止于佛教界,鉴真自身对建筑(唐招提寺的设计)医学的研究,来日时带来了建筑,美术,手工业等各个领域的工匠。这对日本文化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意义深远,以至被日本国民称为“文化的恩人”。 因此,选择鉴真东渡与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这个题目,再一次回忆和总结中日交流历史长河中的这一段历史,既有研究价值也有现实意义目的是:期待21世纪中日两国人民和睦相处,相互帮助,共创两国美好未来。 (一) 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影响 一、鉴真东渡前的日本佛教 佛教传到日本,最有力的说法是在538年。据说当时朝鲜半岛百济国国王给日本大和朝廷赠送了一尊释迦金像和若干经文。刚传到日本的佛教也受到了日本固有传统信仰的抵抗。在信仰佛教的人群和支持神教的人群之间产生了冲突,争论冲突大约持续了50年,到594年左右佛教终于在日本扎根。是年2月推古天皇对政府和民间下发了‘兴隆三宝’的命令,在此命令下,建成了好多寺庙。604年,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明确规定‘笃信三宝’。605年,朝廷在宫里设立道场礼请圣德太子为天皇大臣们讲解【法华经】【胜鬘经】。624年,为了更好的对佛教进行管理,推古朝廷宣布建立【僧纲制】,也就是由朝廷任命的有名望的僧侣担任僧官直接对僧尼进行管理的制度。 645年,以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和学问僧为首的所谓新知识集团在日本宫廷发动了一次政变,掌握政权,推动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在大化改新前,佛教基本上都是经由朝鲜半岛间接传到日本,大化改新后,佛教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由中国传来。朝廷把这作为保卫国家的精神支柱,对佛教的推广和弘扬非常热心,并且赋予佛教国家宗教的地位。 但是,相较于在国家力量下获得很大发展的佛教整体而言,佛教戒律并没有那么幸运。相传释迦世尊圆寂前,有弟子问:“如来在世,以如来为师,如来灭后,以何为师?”世尊说:“我灭后,当以戒为师。”所以若没有戒律,僧尼纲纪紊乱,就会堕落。有鉴于此,上面提到的所谓【僧纲制】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但是【僧纲制】只是行政上的管理制度,并没有触碰到佛教内部的戒律本身。 当时的日本也跟中国一样,僧尼是被免除徭役的。所以寺院就成为农民为摆脱残酷的课税徭役的逃生之所,人们竞相出家。律令国家是建立在‘租,庸,调’为基础的税制上的,而承担这些租税、课役的正是农民。农民的竞相出家,自由获取僧籍,慢慢就威胁到了律令国家的存立基础。作为统治阶级是怎么也不能忍受的,这也是后来决定从中国请高僧传法的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理由。 在这里,我们也来看看关于促进鉴真东渡中国的背景。唐朝时,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宗教、外交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国力空前强大。佛教也是各宗各派林立,进入全盛时期。但是,唐朝也称李唐,唐朝统治者信奉自己是道教始祖老子的后代,道教在唐朝时受到政府的保护,佛教因此有时还会受到一定的压制和打击。佛教史上有名的‘会昌法难’就发生在唐朝。所以学者卞孝萱认为当时国内佛道之争也是鉴真东渡的原因之一。另外,据史料记载鉴真东渡日本是在唐天宝2年(743年)至天宝12年(753年),而天宝14年(755年)发生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所以日本学者小野胜年认为鉴真可能是敏锐地感觉到中国中原即将发生战争的气息,为了探寻能够更好的传法之地,而决心东渡日本。以上是学术界关于鉴真东渡日本的两个主要的原因。 二、鉴真东渡后对日本佛教的建树 鉴真一行从天宝元年(742)第一次东渡以来,五度失败,第六次终于克服艰难险阻踏上日本国土。在此期间,36人命丧大海,失踪去向不明的达几百余人(注1)。我们能够想象鉴真一行到达日本东大寺后受到天皇以及文武百官热烈欢迎的情景。 754年3月的一天,吉备真备为特使来到了鉴真一行所住的东大寺口头传达天皇的圣旨,大意如下: 大德和上,远涉苍波投此国,诚副朕意,喜慰无喻,朕造此东大寺经十余年,欲立戒坛,传授戒律,自有此心,日夜不忘。今诸大德远来传戒,冥契朕心。自今以后,授戒传律一任和上(注2)。 (1)创立‘三师七证’的授戒制度,设立戒坛,给天子授戒。 鉴真受天皇之命,开始在佛教界建设戒律制度。754年4月,东大寺的戒坛建成了。根据佛制,要想成为一名正式的僧人,必须要授戒。而当时的日本,缺乏戒律高僧,没有办法进行正式的授戒。一个原因是授戒必须具足‘三师七证’,而能去担任这三师七证的僧人不能齐全。第二个原因是日本佛教界也没有戒律的系统知识体系。于是鉴真一行来到日本,对于建设‘三师七证’的戒律制度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和鉴真一起来日的法进等人都是律学高僧。另外,在鉴真到达日本前就已来到日本的道睿和印度婆罗门僧菩提也都是律学高僧。还有就是日本诸大寺庙的住持中也不乏品德高尚之僧,这样就使‘三师七证’成为可能。东大寺的戒坛业已建成,将要发生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地为当时整个奈良关注的焦点。 在东大寺举行的第一次正规授戒规模之宏大,是日本史上前所未有的。随着圣武上皇的登坛受菩萨戒,今上天皇,皇太后以及沙弥430余人也陆续登坛授戒。不久,在宫中也设立道场,为神荣、行潜等55僧侣授戒。跟从鉴真授戒,在当时僧侣和佛教信徒中掀起了一股受戒热潮(注3)。 (2)通过辩论宣传戒律思想 此后以天皇为中心的大量宫廷人员跟随鉴真授戒,从未间断。以至于发展到若不是依从‘三师七证’授戒,就不能取得正式的僧侣资格。可以说到此时为止,鉴真、荣睿、普照等人的夙愿,才刚刚达成。 在这以前,由于缺乏戒师,而不能举行正式的授戒。想受戒的僧侣,只要通过一种所谓‘自誓作法’在佛龛前发誓守戒就可以了。即使有法师授戒,也只是仅仅授受‘三聚净戒’‘七众戒’而已,这是非常不健全的。在日本一直没有正规授戒的影响,一部分僧侣由于不想受鉴真戒律的束缚竭力反对,反对者有元兴寺的贤璟、志忠以及灵福等人,这些都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名僧。当然他们的意见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僧侣的想法。若能说服贤璟等人,使他们放弃‘自誓作法’,转而接受鉴真的戒律和制度,毋庸置疑,就一定能促进日本佛教的发展。于是鉴真和弟子们决定和贤璟等举行一场公开的辩论。 辩论会决定在奈良兴福寺金堂举行的消息一传开,立刻聚集了许多人。在辩论会上,贤璟等依据【占察经】,极力主张‘自誓授戒’。可是他们只知道‘菩萨戒’,而对于‘具足戒’的认识则显得明显不足。鉴真针对此,说明虽然存在‘自誓戒’但这是菩萨的境界,自己不允许对自己授声闻律,若可以的话,就变成什么规范,条件都可以不遵守的堕落了。在这里所说的‘声闻律’就是指的比丘‘具足戒’。在授受‘具足戒’时,必须有三人授戒师,七人的证明师。通过授受‘具足戒’出家人才能成为正式的僧侣并取得僧人资格。 辩论现场大家引经据典,气氛非常激烈。辩论会最终成为一项事实上吸引民众的的宣传活动。结果,贤璟等人心服口服的接受鉴真及其弟子的主张,公开放弃自己的理论,在全面接受理解鉴真授戒制度和戒律思想的基础上,以鉴真为戒和尚受三坛大戒。其他跟随鉴真受戒的名僧还有善顺、道缘、平德、忍基、善谢、行潜、行忍等80人(安藤更生【鉴真】)。看到这里,我们能够想象鉴真大师带着对自己理论的那种坚决的执着,在异乡国土与一群优秀的持不同意见的人辩论,是何等的勇敢、伟大和不可思议啊。 (3)鉴真与日本天台宗、密教 鉴真与日本天台宗、密宗有何关系,有据可考的资料不多。安藤更生先生在【鉴真】里认为鉴真对日本佛教的影响,决不止于创建日本律宗祖庭,和给日本带来严格的授戒制度,另外也给天台宗和密教在日本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传律授戒是律学宗匠的基本义务,渡众生是对整个宇宙的伟大宏愿,而不应局限于一宗一派。所以僧侣的职责绝不只是授戒,而应是渡众生脱离苦的此岸到达乐的彼岸。对于修行者来讲宗派虽有很多种,但戒律必须是共同遵守的准则,所以戒律很难看做是独立的一个宗派。 除去律宗典籍之外,鉴真还带去了【法华经玄疏】【小止观】【六妙门】【摩诃止观】【四教仪】【次第禅门】【行法华忏法】等天台大师的著书。后来最澄就是看到这些著书而心生感触研习天台,开辟比叡山成为日本天台宗之祖,而最初将天台教义介绍到日本的正是鉴真。另外,最澄也是在东大寺遵从鉴真弟子贤璟受戒。若是考虑到在日本文化史上的影响和巨大的功绩,在日本鉴真被评为天台宗的先驱是当之无愧的。 关于鉴真和密宗的关系,安藤先生在【鉴真】里面认为:唐招提寺金堂里供奉着三尊佛像,中间是庐舍那佛,东侧是药师如来,西侧不是阿弥陀佛而是安放着千手观音。中国的传统寺庙大雄宝殿里也是三尊佛像,中间是释迦世尊,东面和西边分别是药师如来和阿弥陀佛,这样比较起来,唐招提寺的佛像安置方式与密宗似乎有某种联系。 另外鉴真在东大寺开设戒坛的同时,也分别在筑紫观世音寺、下野药师寺开设了戒坛,这样合起来并称‘天下三戒坛’。在这三所戒坛里面任意一处受戒就能成为正式的僧人。 这三处戒坛的本尊配置与唐招提寺金堂佛像的配置完全一致,当时位于日本中心奈良的东大寺供奉的是庐舍那佛,筑紫观世音寺是观世音,下野药师寺的本尊是药师如来。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鉴真是把全日本看做一个大的曼茶罗,而唐招提寺是一个小的曼茶罗。 (4)抄写经典与经典的校订 在鉴真来日前,佛教已经传到日本,有大量汉文经典随之传入。在这些经典中,朝廷特别推荐【金光明经】【金光明圣经】【仁王经】【华严经】【法华经】等经典,由此可以看出很明显,这些经典中缺乏戒律典籍。随着鉴真及其弟子们对戒律学的宣传,律宗和其它各宗的新注解和对新经典的需要量也随之空前增加。 应此需要,鉴真和弟子法进毫无私心的将从中国带来的经典借给东大寺抄经所,让他们转抄。在这些转抄的经典里面,有【大集经】【大品经】【遗教经论】【禅门】【梵网经疏】【大庄严经】【分别功德经】【付法藏经】等等。这边需要指出的是,鉴真到达日本后,朝廷对佛教的皈依信仰和支持也越来越浓,以孝谦天皇为首,皇太子大臣以及王公贵族们纷纷对【梵网经】手抄和研究。另外,孝谦天皇于756年,命令皇太子们去奈良城几个寺庙听讲【梵网经】,此经是佛教律宗的核心经典。 关于经典的校正,当时日本的所有经书,经常出现误字,鉴真虽然眼睛越来越不好,但所有经典都能背下来,这样对许多典籍的错误进行了校对和订正。 (5)律宗思想的展开和佛教全体的发展 鉴真一行到达日本后,虽然受到朝廷的礼遇,但鉴真不仅不傲慢而且以非常谦和的待人接物的态度与日本僧人相处。756年,朝廷决定了新任的僧官。据此,鉴真和东大寺的良辩任大僧都,华严宗的讲师慈训任小僧都,法进和法严寺的尼僧庆俊任律师。在这五人里面,鉴真和法进属律宗,良辩和慈训属华严宗,庆俊属法华宗。鉴真任首席大僧都,在僧尼的管理和整备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要完成这项使命和其他管理层僧侣统一意志和意见是非常重要的事。事实证明,鉴真和良辩、慈训、法进、庆俊们关系非常好,在宣传戒律思想健全授戒制度上意见是一致的。若是这些僧侣间意见不合的话,戒律的建设也不会取得什么好的发展。鉴真在担任大僧都的几年间,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采取了好多措施和努力,朝廷也为了响应鉴真的想法和号召根据法令颁布了许多政策。比如,756年,根据孝谦天皇的命令,朝廷向奈良和全国各大寺庙派出62人的团队,宣传解说【梵网经】。此后第二年又把4月15日到5月2日定为讲解【梵网经】的期间。757年正月初再一次命令4月15日到5月2日讲解【梵网经】。 另外,为了保证戒律活动的经费,朝廷在属于官府的寺院里永久设置‘戒本师田十町’。757年8月20日的天皇文书中有如下内容: 保护佛教的最好方式就是以戒为本,这样做可以防非止恶。在属于官府的各个寺院里设置属于自己的‘水田十町’,今后凡举行戒律活动时也可以保证经费。 自此可以使僧界和尼界的懈怠者精进,勤勉者更加精进。 在举行讲解【梵网经】的同时设置戒田,也可能是想从政治和繁杂的工作里解脱出来,鉴真以年岁大了,向朝廷提出辞去大僧都之职。对于想辞去职位一心传戒的鉴真的要求,刚刚即位不久的淳仁天皇应允了。758年8月,天皇颁布了如下敕召: 大僧都鉴真戒行高尚,不畏艰难远渡重洋归顺我朝,努力不懈以至发白,初志不改。赐封‘大和上’号,但因年老体衰,特准辞大僧都之职。自此,凡志修戒者,请遵和上。 从此诏书里可以看出四点问题,第一:赞赏鉴真不畏艰险渡过重洋的不屈不饶的精神和丰富的学识。第二:为了表示对鉴真的尊敬之情,授予‘大和上’之号。第三:考虑到年老体衰的鉴真的健康,从政治上将其解放,免去大僧都之职。第四:今后还是给鉴真委以重任,使其专门从事传戒之务。鉴真虽不在担当大僧都之职,但戒律的影响已在佛教界扎根,加强戒律修养,整顿纲纪,保护佛教的纯洁已成为大家的共同的认识,佛教各宗也为了共同繁荣而开始努力。自此,俱舍宗、律宗、法相宗、三论宗、华严宗等等宗派也相继在日本成立,发展,繁荣。 鉴真在日本传戒,建立律宗,为了日本的佛教和文化的繁荣而贡献了自己的一生。鉴真的人品和学识博得朝野一致的尊敬,得到了日本佛教的最高荣誉(大和上的号,大僧都的职位),也永远记载在了日本佛教和文化史上。 (二)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一、鉴真成长的扬州背景 鉴真是律僧,用一种宽广的胸怀采取僧团这么一种形式,将盛唐的宗教和文化传到日本,从根本上促进了日本宗教和文化的发展。但是,鉴真之所以能够完成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它的根在鉴真所成长的扬州。无需多说,没有扬州高度的文化繁荣,也不会孕育出像鉴真这样的高僧,更不可能完成传播文明的使命。在此,我们在触碰鉴真对日本文化影响之前,首先必须先说明孕育鉴真的盛唐时期扬州的情况。 扬州位于扬子江和大运河交汇的地方,在交通非常不便的隋唐时代,大运河和扬子江是全国交通的命脉,扬州是漕运和盐运的中心。交通的发达带来了扬州的繁荣,成为一个所谓‘腰藏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大都市。在隋朝中国地图上一定会标注三个城市,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还有一个就是扬州。 扬州是隋、唐时期的水运中心,每天停泊在水面上的船只成千上万,造船业也是异常的发达。据说西汉时期就有了官营船厂。隋朝船厂扩建,河南以及洛水的船也在扬州制造。隋炀帝来扬州时所乘的豪华游船的数量达到了千艘以上,到了唐代,不仅仅是官营船厂的发展,民间造船也出现了。从南方的广州、交州、泉州到西边的益州,再到北方的长安、洛阳,纵横万里的水面上,到处航行着扬州制造的船。鉴真渡日第三次也是用的扬州造的船。 扬州临海地处江岸水运发达,不但是国内南北交通的中心,也是对外通商的国际港,是各种物资的集散地。据说有千人以上来自阿拉伯,伊朗的商人在扬州从事珍珠、宝石、药材、香料生意。来自日本、朝鲜的遣唐使也是经常由扬州或明州(宁波)上岸入内地,荣睿和普照等入唐时也是从扬州经大运河到达长安洛阳。鉴真北上说法以及渡日时从扬州入扬子江都与水路不无关系。 扬州的漆器、玉器、铜镜、刺绣等工艺品的制作很久以来就有名。在汉朝时扬州漆器已经是声名远播,近代以来出土的数万件汉朝漆器就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扬州的盐运使为了讨好朝廷,所进贡的漆器就超过了一万件。唐玄宗和杨贵妃经常用从扬州进贡的金银平脱等贡品赏赐给安禄山等大臣。漆器不但在贵族间使用,在民间也是经常被使用。在寺院里,经常被用作经箱或是作为基础材料制作佛像。扬州也是玉器的重要产地,在唐代雕刻玉器非常兴盛,豪门贵族有玉器装饰楼阁称为‘雕栏玉户’,从扬州进贡给朝廷的珍品达到几万件。 关于铜镜的制作,扬州自成一派,在扬州铜镜中最有名的是青铜镜。隋代,扬州的王世充献给隋炀帝一块青铜镜屏风。到了唐代造镜技术达到了巅峰,据说江心舟造的镜最有名。据【违闻录】记载:天宝3年5月15日从扬州得到一块江心镜纵横九寸,发蓝光,后面缠绕着一条龙,长三尺四寸五分。看到龙似乎要偏偏起舞的样子,唐玄宗异常惊奇和赞叹。唐朝时候的书籍里面,经常有关于江心镜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它的名不虚传。唐朝扬州刺绣也是非常有名,主要是丝绸刺绣和民间服饰之类的,据载鉴真来日时带来了大量的漆器、玉器、铜器刺绣以及刺绣师和大批手工业者(注4)。 公元2世纪末,佛教传到扬州,4世纪初扬州佛教开始走向繁荣,寺院林立高僧辈出。隋炀帝信仰并积极推广佛教,亲自把天台的祖师智顗大师请到扬州为自己授戒,集积高僧举行大规模的千僧会,讲经,抄经等各类活动,使当时的扬州成为南方佛教的中心。到了唐代,佛教获得更大的发展,当时扬州有名的寺院就有40余座,一般寺院里都住有僧侣2、3百名。天台宗、密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和律宗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随着佛教的发展和繁荣,建寺、修塔、雕佛像和抄经都很兴盛。扬州建立抄经所拥有的抄经人就达好几十人。扬州佛经拥有量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在这样的扬州成长起来的鉴真不但眼界得以扩展,而且也学到知识,参与其中,得到发挥才能的机会。 扬州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层面的繁荣。多少文人墨客往来扬州,或者常住扬州,留下了千百首诗词诗赋。在这里面也包含大量的寺院文学,受僧侣影响的诗文诗赋家也是大量辈出。 在这样看来,扬州的高度繁荣对鉴真的成长以及渡日后对日本文化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对日本东渡和日本医学 到了唐代,扬州是国内外药材的集散地。鉴真在渡日前,有向长安宫廷医师学习的经历,回到扬州用所学救济贫苦无钱看病的百姓。在江淮一带鉴真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是非常有名的。鉴真所学的医学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对药的鉴别和配置。二是:对处方的收集。因为扬州也是重要的国际港口,所以外国的药材也大量进入扬州。 中国学者王勇写有一本【御目の雫ぬぐはばや】(『鑑真和尚新伝』)的研究鉴真的著作。书中有关于鉴真第二次东渡所携带物品的记载,内容如下: 【鹿香二十剂以及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胆唐香、安息香、栈香、零陵香、青木香计六百余斤。另外毕钵、胡椒、阿魏、石蜜、蔗糖等五百余斤,蜂蜜十斛,甘蔗八十束等】。总之,鉴真的医学知识通过以上这些所带物品的记载也能得到证明。 鉴真渡日后,开辟药草苑,给百姓治病。日本的【皇国名医传】【医心方】等书中也多次提到鉴真的医学著作和可梨丸方、奇效方、万病药、丰心方以及钟乳随齿方等药方,在这些药方中有很多现在仍在沿用。在【鉴真】里面记载着,鉴真给光明皇太后,圣武天皇治病。受朝廷委托用味觉和嗅觉来鉴别日本药材的真伪。直到江户时代以前日本药袋上还印有鉴真像,若是没有鉴真像就会被认为是假药。在日本医药史上鉴真被称为‘医药始祖’。 三、对日本东渡和日本书法 根据【鉴真】我们了解到,在鉴真渡日前的天平时代,日本的书法界已经处在王羲之书风的影响之下,当时的人们或多或少受到王羲之的影响。但是就是在当时的唐朝,王羲之的真迹也是非常稀少的,在日本最多只有模本。由于鉴真带来了王羲之王献之的真迹,结果带来了日本书法界的惊人的进步。孝谦天皇手书‘唐招提寺’据说就是‘王体’。若是考虑到带来日本书法进步的根本原因,这与鉴真所发挥的作用是分不开的。鉴真留下的手迹不多见,但在鉴真所留下的一些当时开的药方中,可以看出鉴真本人亦是书法的高手。 四、鉴真东渡和日本文学的盛唐遗风 和鉴真一起渡日的僧侣中,有很多文学、绘画的名手。思讬、法进等人的诗歌有很多现在还在广为传颂。思讬写的文学传记【鉴真和上传】三卷和【延历僧录】五卷等对日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据说被广为流传的真人元开著【唐大和上东征传】就是以思讬的【鉴真和上传】为范本和资料而写出的。思讬的诗【伤鉴真和上灯逝】充分表现了盛唐的诗风。法进也给后人留有诗文。鉴真及其弟子们的文学创作活动给日本的传记文学和诗歌创作都施以了重要影响。 五、鉴真东渡和日本的豆腐制作及行道树的开始 豆腐是僧人们喜欢的食物。据【大明寺志】记载:豆腐的发源地是鉴真成长的江淮地区,由淮南王刘安发明。鉴真渡日时也带来了豆腐的制作技术,最终由寺院传到民间。到现在日本豆制品业仍然奉鉴真为豆腐的创始者。 安藤先生在【鉴真】里面提到,日本第一次种植行道树是在天平宝字3年(759)。是年6月2日,普照写奏折给朝廷,希望作为行道树种植果树,既可以避暑,又可以在饥饿的时候给行人充饥,被朝廷采纳。这是日本有行道树的最早的记载。追其根源,是普照留学唐朝期间的开元28年,唐朝廷所实施的一项社会事业政策,被普照带到了日本。 六、鉴真东渡和日本唐代建筑的遗存 鉴真在日十年,所建的建筑主要有三处。一是戒坛院,这是鉴真于754年4月,为了给圣武天皇等400余人授戒,在东大寺卢舍那佛前建戒坛,不久取该戒坛的土在大佛殿西侧建戒坛院。该戒坛院由日本最古老的戒坛、戒坛堂、讲堂、回廊、僧寮和藏经楼组成。现在仍然完好无损的保存在奈良。 另一个是唐禅院。鉴真及其弟子们在建好了戒坛院后不久即在附近水池边建唐禅院,据说鉴真从东大寺出来后,首先就是住的这个唐禅院。 最后就是有名的唐招提寺,这是一个大规模的建筑群,由讲堂、金堂、东西廊、八角堂、斋堂、羂索堂、不动堂、地藏堂、开山堂、文殊堂、礼堂、藏经楼、钟楼等组成。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建筑不断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随着佛教向中国各地传入和发展,建筑师们以中国传统建筑为范本,建造了大量中国特有的寺院建筑。鉴真在游学长安洛阳时所去过的大慈恩寺和大兴善寺,都是盛唐时期建筑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后来在以鉴真为中心设计建筑的唐招提寺有着很深的反映。古老的唐招提寺在千年的风雨侵蚀下,屹然挺立。 1596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大量建筑被破坏,但唐招提寺讲堂、金堂至今依然完好无损。 而中国的唐朝寺院建筑在‘会昌法难’后几乎毁坏至尽,所留下的只有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两处而已。唐招提寺雄辩的证明了鉴真东渡对日本天平时代建筑的影响,也是中国盛唐时期古典建筑的杰出代表作。千百年来更是作为国宝被日本人民妥善保护,后来被选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结 语 鉴真从发愿渡日开始到成功到达日本前后达11年,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在双目视力不断下降恶化的情况下,以其坚固的不屈意志战胜困难,达成目标。追随者中牺牲者达36人,失踪去向不明的达200余人,最终走完全程到达日本的仅鉴真、弟子思讬和日僧普照。 玄奘三藏由于小说【西游记】,人们都了解在其求法的道路上充满了困难和危险。鉴真的东渡,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比玄奘西天取经更加艰难。玄奘法师去印度求法用去两年时间,回到长安还是处于壮年的五十岁左右。而鉴真航海东渡年纪之大,历时之长,沿途之险,牺牲之巨,实属恒古罕见。他踏上日本时,已是尝尽苦难双目近乎失明的风浊残年的老人。 鉴真在日本生活的十年间,努力无私的传播戒律和盛唐文化,被称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日本天台宗的先驱’‘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等等,获得了日本朝野的普遍赞誉。 1963年是鉴真圆寂1200周年,当时的世界还处于冷战状态,中日正常邦交还没有恢复。就是在此情况下,在两国分别成立了‘鉴真和尚逝去一千二百周年纪念委员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日本各界更是将1963年5月6日到1964年5月6日定为‘鉴真年’。在民间引起了范围广阔持久的推进中日友好的高潮。 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1980年在两国政府和民间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鉴真坐像成功实现了回国巡展,在扬州和北京的参访民众达数十万人。这一次活动,再一次掀起了中日友好的高潮。 随着世界的日新月异的发展,21世纪和平与发展、繁荣和共存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主题。在新的世纪、新的千年,随着中日两国各方面交流的加深,纪念鉴真大师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要加强关于鉴真的宣传,在两国广大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回溯历史,纪念前贤,用鉴真这样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沟通两个伟大民族之间的感情以及为了世世代代的中日友好而携手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 ——学习鉴真精神,做新时代的鉴真 仁 涛 公元753年,鉴真大师本着“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为了弘扬佛教的伟大事业,何必吝惜生命)的誓言,用他一生东渡日本弘扬戒律的事迹来实现了他的承诺。他历尽狂涛巨浪之险,六次东渡,五次失败。乃至积劳成疾,双目失明。东渡一行弘法者,先后为法献身达36人之多。历时十二载,终于东渡成功。 公元1963年,是鉴真大师圆寂1200周年。公元1980年,鉴真国宝像荣归故里。扬州和奈良人民同时在两地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三十年后的今天,扬州又迎来了鉴真国宝像回归故里省亲的重大活动。 值此盛大鉴真国宝像回国省亲之际,作为鉴真传人的我们要缅怀先德,学习鉴真精神,做新时代的鉴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如今鉴真大师的故乡扬州大明寺,早已建成了唐风洋溢的鉴真佛教学院。鉴真学院的建立,本身就是对鉴真大师的纪念。它以“佛教国际交流人才和佛教管理人才”为旨归的办学宗旨,以传承鉴真精神,培养新时代的鉴真为己任的办学目标,以传播佛教文化于三千界、五大洲的宏大发愿,更表达着对鉴真大师无限的追慕。 作为鉴真学院学工处的负责人,是教育和管理学僧最直接的承担者。我们将认真学习鉴真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与平时的教学中把鉴真精神一点一滴地灌输给学僧,培养学僧为光大佛教而勤奋学习的思想,努力培养出更多的新时代鉴真。在鉴真学院的这段日子里,行走在鉴真千年前曾走过的青山绿水间,听着鉴真的故事,感受着大师的慈光,面对着一张张求知若渴的年轻面孔,不由得不引起自己深深的思索,特别是对鉴真精神的体悟和思索。学习和弘扬鉴真精神,我以为主要有如下三点: 第一,“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学习鉴真大师少年时代为绍隆佛种、光大圣教而勤奋学习佛法的精神。 鉴真大师(688~763)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扬州市)人,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在14岁时被智满法师收为沙弥,居大云寺。神龙元年(705),依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景龙元年(707),出游洛阳,继至长安。次年在长安实际寺依弘景律师受具足戒。巡游两京,究学三藏。对于律藏,造诣尤深。为他授戒的道岸、弘景,都是律学的一时名德,又是南山宗开创人道宣律师的再传弟子。 《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五分律》卷十八载:“波罗提木叉者,以此戒防护诸根,增长善法,于诸善法最为初门故,名为波罗提木叉。复次数此戒法、分别名句,总名为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译为中文是保解脱的意思。持戒清净,保护身口意三业得到解脱。波罗提木叉也是戒律的异名。在《佛遗教经》中佛告诫弟子:要以戒为师。有戒在佛法就在!佛在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毘尼住世,正法久住。毘尼就是戒律,若戒律住世,正法就久住;欲想振兴佛法,当奉行戒律。少年鉴真就是致力于研究戒律学、立志绍隆佛种的。他在洛阳听授记寺金修律师、慧策律师各自讲授的《律疏》;在长安拜融济律师为师,跟他学习《南山律钞》、《业疏》、《轻重仪》,又随禅定寺义威律师去听法砺律师讲授《四分律疏》,听西明寺远智律师讲授《律疏》;曾五次去观音寺听大亮律师讲《砺疏》。少年鉴真就是这样热衷于学习律学的。他的律学,虽师承南山宗,但他并不持一家之见。唐代律学,除了独占优势的南山宗外,还有相州日光寺法砺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怀素的东塔宗,一时鼎足而三。其后,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携带的律学典籍则兼及后者两宗。在传授中又以法砺的《四分律疏》、定宾(属相部宗)的《饰宗义记》与道宣的《行事钞》三书为主,重点尤在法砺、定宾所著两书。 鉴真大师参学归来,回到扬州大明寺。20多年来,“内练苦功”,注重自修。迨其年届46岁时,他已成为名满天下四百余州的授戒师。到东渡之前的数十年间,鉴真大师已经先后讲《大律和疏义》40遍,讲《律抄》70遍,讲《轻重仪》10遍,讲《羯磨疏》10遍。 鉴真大师是江淮名僧,是以弘扬戒律为著。去日本兼弘天台。鉴于此,我们鉴真学院在戒律方面开设了《沙弥律仪》、《梵网经菩萨戒》、《四分律戒本》一系列的课程。教育学僧以鉴真大师为榜样,少年时代勤奋学习佛法,以戒为师,认真学习戒律,以便将来能很好地弘扬戒律,弘扬佛教。鉴真学院还以佛教外语为特色,开设了英语、日语、艺术(包括武术、古筝、古琴、绘画等)、佛学(包括戒律、天台等)、寺院管理等多门学科,努力培养和造就新时代的鉴真,让鉴真精神薪火相传、鉴真传人生生不息! 第二,“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学习鉴真大师六次东渡、百折不挠的的弘扬佛法的精神。 742年,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到达扬州,恳请鉴真大师东渡日本传授“真正的”佛教,为日本信徒授戒。当时,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唯有鉴真大师表示“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决意东渡。随后就是鉴真六次矢志不移的东渡。东渡的路是不平坦的,鉴真一行六次东渡,却有五次遭遇失败。其中,两次失败由于自然的险阻,三次失败是人为的阻挠。这三次人为阻挠,出于鉴真的意外。如海的诬告,出于恶意;越州、扬州僧众的阻拦,出于善意。他们自以为爱护鉴真大师,不让他冒险航海,其实他们不了解鉴真大师的“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的抱负。无论海上的风浪,人事的干扰,都丝毫动摇不了鉴真东渡“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弘法的决心。他在五次东渡失败之后,不顾双目失明、古稀高龄,继续第六次东渡,终获成功。 鉴真大师到达日本后,受到孝谦天皇和圣武太上皇的隆重礼遇,公元754年2月1日,重臣藤原仲麻吕亲自在河内府迎接,2月4日,鉴真一行抵达奈良,同另一位本土华严宗高僧“少僧都”良辨统领日本佛教事务,封号“传灯大法师”。大师团结日本僧众,排除各种打击和阻力,整顿戒律,确定了三师七证正规授戒制度。遏制了僧徒私度、自度的混乱状态,从而明确地在日本树立了律宗的独立地位,拯救了日本佛教的危机。鉴真被日本奉为律宗开山祖师。这正是:“山川异域风月天,六渡弘法结佛缘。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目盲正法传。” 学习鉴真大师“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百折不挠为法忘躯之精神弘扬佛法,光大圣教!“佛法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佛弟子都把鉴真大师这句“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这句话作为我们的座右铭,何愁佛教不兴也?在此鉴真大师国宝像回国省亲之际,我们鉴真学院在能修大和尚、蒋副院长的领导下,提出了学习、传承和弘扬鉴真精神,在当今现代化、国际化的条件下,努力培养新时代的鉴真。我们学工处组织学僧利用晚自习时间集体观看了十六集电视连续剧《鉴真东渡》。并邀请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扬州大学副教授、扬州大学研究所所长李尚全先生进行“鉴真精神”的专题讲座。蒋副院长也于百忙中抽出时间给学僧们进行了“鉴真精神”的座谈。鉴真学院正兴起了大力学习和弘扬鉴真精神之活动!把鉴真精神作为学院的灵魂,培养和教育学僧争做新时代的鉴真! 第三,“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继承和发扬鉴真精神,做佛法的传人、和平的使者,促进中日友好事业。 鉴真大师是中日友好的使者。他不仅把佛教戒律传到日本,而且把中国唐朝的建筑、文学、医药、雕塑、绘画等传到了日本,被日本人民尊称为“律宗的始祖,文化的恩人”,为中日友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年9月以来,中日关系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却丝毫不影响鉴真大师在中日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也丝毫不影响人们对鉴真的纪念和追求。扬州市政府、扬州大明寺为了迎接鉴真国宝像回归省亲,加班加点修建了一条樱花大道。我们希望通过此次鉴真国宝像回归省亲活动,通过学习鉴真精神,深深怀念1200多年来为日本人民所纪念和尊崇的“律宗的始祖、文化的恩人”——鉴真大师!深深怀念1200多年来为中国人民所纪念和尊崇的唐朝高僧、律宗南山宗传人——鉴真大师!让这宽阔的樱花大道成为通往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大道! 作为鉴真传人的我们,要延续鉴真大师1200多年前结下的佛缘,继承和弘扬鉴真精神,做佛法传人、和平使者,做新时代的鉴真,为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把握时代脉搏 弘扬鉴真精神 悟 智 弹指一挥间,中国已经走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如星汉般灿烂夺目,中华民族真正经历了凤凰涅槃,巨龙腾飞。这三十年,我们的祖国文艺复兴,人民安康,国家安定,社会和谐。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不禁思绪万千:的确,我们现在是恭逢盛世,物质文化空前繁荣,但是我们全人类又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比如说环境的日益破坏;各种文化在融合中不可避免的冲突;生活压力的日益加大,社会诱惑和陷阱的日益增多。这些一直困扰着人类,自然也困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佛教徒,我们义不容辞地要“爱国爱教”,积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然而,只是这种贡献方式及其内在的精神理念是佛教式的罢了。这种精神理念不仅不违背党的大政方针政策,而且有的已经超越佛教的范畴,而具有普世意义,与民族精神相合一,同党的治国理念相契合。其中,有一种精神,就叫鉴真精神。 鉴真精神是什么?鉴真精神就是不畏艰险、百折不饶的执著精神,就是普济众生、自度度人的奉献精神;就是慈悲为怀、传播文明的大爱精神;就是重信守义、和合共进的和谐精神。 鉴真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凝聚和激励民族的精神力量。而鉴真精神的内涵,也确实是中华民族一直就具备的,为了民族的独立,我们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百年间斗争不息,不是与鉴真六次东渡,百折不挠的精神一致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和民族平等和睦相处的传统与现在,不也是与鉴真精神中的同体大爱的精神相一致么? 不仅如此,鉴真精神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鉴真精神,这个社会还存在着许多困难、诱惑、压力。大师在66岁、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不畏艰险,毅然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我们需要的就是大师这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克服困难开创新的事业、实现新目标的动力所在。 这个社会有许多人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别人的事漠不关心,泰然处之。鉴真大师引导人们“积德行善、乐善好施”、“内外兼修、淡泊名利”,要求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众生平等、慈航普度”,这些都体现了鉴真大师普济众生的博大胸怀,对于当代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仁者爱人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和文成公主入藏一样,带去了盛唐时期的光辉灿烂的先进文化——绘画、书法、雕塑、医学、工艺、印刷、建筑等等,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被称为日本人的“文化恩人”。大师既通过佛教的传播来引导众生潜心向善,又通过经济、文化、社会的交流造福众生。这种不分国界和种族的思想值得当今的许多人学习。 鉴真大师当年去日本,是应普睿普照之请,虽然后来他们二人先后离世,但大师一诺千金,“是为法事,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义无反顾,责无旁贷,六次东渡才成功到达日本,其后,倾一生心血,弘扬佛法,特别是戒律,帮助他们建立戒坛,日本的佛教有今天,鉴真大师功不可没。他倡导佛教的“六合精神”,惠及当时,泽被千秋,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为世界各国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今天,我们重温鉴真的故事,心灵不能不受到极大震撼。一个人也好,一个单位也好,一个民族也好,有了鉴真这种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 我们鉴真学院对学生的要求是人人都要学习和弘扬鉴真精神,都要争当新时代的鉴真,这就要求我们要学好本领,努力学习,夯实基础,充实提高,要有自利利他之心,要有菩萨的上求下化的精神,要努力学习鉴真精神,为新世纪新阶段,新面貌新风尚、为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创建和谐社会尽我们自己的一份贡献。 把握时代脉搏,弘扬鉴真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大力弘扬鉴真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全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鉴真学院佛教外语教育的现实性与特色构成 仁 随 21世纪是一个以中国发展为主流的世纪,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各国文化相互交融、并驾齐驱的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交通的发达。地球已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无疑肩负着神圣和重要的使命,其和谐的思想、智慧的处世态度、洒脱的人生理念,使得广大僧人能更好地当融入社会之中,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大众服务,共同承担其社会进步的责任。近年来,中国佛教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佛教人才却相对缺乏,因而如何培养人才已经变成中国佛教界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正如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多年前强调,当前佛教界最严峻的问题,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兼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也多次指出,时代需要佛教大有作为,大有作为需要大量人才,大量人才需要大力培养。 当今世界,中国和国际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形态文化间的互动与融合日益紧密,已成为极其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同时,伴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佛教与世界各国佛教界的交流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中国目前有近数千所佛教弘法道场,其中汉传佛教中有近140余所是全国重点寺院。然而其中能在外事交流上的僧人确寥寥无几。据有关传媒报道,为解决当下的僧才不足,部分寺院聘请了一些社会大学外语专业毕业生作为寺院的交流人材。正如中国古语所言的“隔行如隔山”,他们虽然能运用外语进行交流,但是他们缺乏必要的宗教情感和学修体系,因而其思想的交流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因此,中国的佛教徒学习外语就显得尤其重要而紧迫。鉴真学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因运而生的。 鉴真学院的缘起、性质、培养目标,不仅在文化象征上与佛教国际交流相关,而且在具体操作中也与当前实际相连。 1200多年前,唐代扬州高僧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传播盛唐文化,历经失败、双目失明的鉴真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终获成功。鉴真东渡,为中日佛教交流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代留下不灭的精神。鉴真精神是传播文明、何惜生命的献身精神;是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的执着精神;是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是突破俗念、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是努力弘法、普济众生的无私精神。多年来,我国佛教国际交流人才的匮乏,不仅成为制约佛教中外交往的瓶颈,而且成为在国际上正确宣传我国宗教政策、批判邪教的障碍。作为一座以“鉴真”命名的佛学院,办学宗旨理所当然是传承鉴真大师精神、扩大对外交往、缔结和平友谊。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对创建鉴真佛教学府可谓殚精竭虑。早在1993年,赵朴初即提议在大明寺创办以鉴真命名的佛教高等学府。5年后,赵朴初再次表示:“扬州是鉴真故乡,在扬州办鉴真学院,我心里赞成,完全支持。办鉴真大学有利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有利于中日友好。要把鉴真学院办成有特色的高等级佛教学院。”随即,赵朴初题写院名。在各级领导、社会和海内外佛教四众努力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省、市宗教部门领导下,市佛教协会与大明寺多方奔走,积极推进申办事宜。2003年,扬州建设鉴真学院的设想获得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大力支持。同年3月,国家宗教局正式行文,鉴真学院建设获得国家批准并正式奠基。 鉴真学院是由国家宗教局批准设立,以培养佛教国际交流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全国性高等宗教院校,以外语教学为主体,具有突出外语教学,注重律宗研究,弘扬鉴真精神三大特色。并设立鉴真文化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组织承办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推动文化交流,为中国佛教迈出国门搭建平台。 鉴真学院名誉院长净因法师说:现代的佛教徒需要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一是专业素质,也就是专业宗教知识;二是社会知识,僧人们需要和社会一起进步,了解社会语言,否则僧人们无法用社会上的通用语言来解释佛教给世人听,自然也就无法帮助别人;三是沟通技能,僧人们需要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能和各种人进行快速有效的沟通;四是科技知识,它既包括电脑的熟练运用,也包括外语水平,僧人们需要能够运用各种有效的科技手段来增强佛教的传播。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称得上是现代合格的佛教徒。 为了契合这个目标,我们鉴真学院在佛教外语教学上作了极大的努力,形成了软硬件扎实,教学内容合理且有特色的教学体系。 一、鉴真学院的外语专业现状内容 1、外语专业的现状 到2010年秋季, 学院本科班在校2个年级(英语/日语)共为40余名学生。预科班学僧20名,教师中有外籍教师2名,留学归国法师2名,教师4名教师。合计8人 。 外语专业基本上确定为佛教外语及旅游外语的方向, 现在外语各课教学正在执行本科4年的教学计划和大纲。 2、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除了基础外语之外,学生还必需学习商务外语,及旅游外语、佛教外语。 这主要是为了兼顾适应全国寺院及旅游发展的需要。 3、教学设备 学院配有国内先进的可容40人的语音教室,可容80人的多媒体教室和配有投影仪的专业教室。并且教学设备将随着入学学僧的人数而不断增加更新。 二、外语专业学生的培养 1、能力培养 如上所述, 外语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主要是外语读说听写译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外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注意培养学生的国际交际沟通能力,特别是用外语与外本人交际沟通的能力。 这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语法正确,发音纯正,能说一口漂亮流畅的标准外语, 同时对外国文化也要有一定的了解。积极开展以外教为中心的外语角活动。 外语专业学生还应具有一定的翻译能力,适当经律论的翻译能力以及寺院景点内容的翻译能力。在外语能力考试方面, 要求学生在三种外语考级中:国际外语能力考试,J-test,BJT商务外语考试,至少拿到一门相当国家本科生同等的合格证书。 2、素质培养 鉴真学院已聘请扬州大学及社会知名法师、教授18名担任佛学、哲学、古筝、武术、宗教政策法规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德智体群美”五育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推动佛教的教育事业,提升僧众的整体素质,尤其把培养道心、巩固道心作为重中之重,以培养出博学且具有宗教情神、宗教情操的21世纪的新一代法师。 3、僧格培养 鉴真学院是佛教学院,学僧来自全国各大寺院,因教派及其所在地域的文化思想各有差异。鉴真学院坚持佛教学院的生活丛林化。注重学僧的精神境界的熏习和培育。丛林化就是注重侓仪教育(僧团慧命的延续)。学院里有多名法师和学僧们同吃、同住。同修、同证。促成和合,达到清净安乐的生活环境。另外注重学僧的行住坐卧威仪、谈吐、气质的培养。人格教育属于僧格教育。禅修是内在的,威仪是表现在外的形式行为。有内在的本质与外在的威仪形式相结合,僧格教育将表里如一、文质彬彬、相辅相成。我们深信只有一个精神高尚的僧人才能得到世人景仰,成为人天师表。 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佛教历史悠久,寺院众多,各民族佛教徒多达上亿人。鉴真学院利用扬州大学的办学经验和管理制度,做到教育现代化、生活丛林化、学修一体化。并依托大明寺的丰富人文等资源及海外发展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21世纪的中国佛教教育,必将不辱使命,为佛法的弘扬和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圆满六度照古今 永忆无期思鉴真 菩萨戒弟子 觉缘 时空 总是在一念间回转 因缘 依然在时节中流淌 光明 从佛陀手里流出 浇注在古老的华夏大地
那片大地,土地肥美,景色豪丽,山川大泽,五谷丰盈。 那里的人民,乐善好施,性情和缓,海纳百川,性格坚毅,兼容并蓄,和谐万邦。
也就是这块土地,这样的民族,才能孕育出黄河流域光明璀璨的文化,才能诞生出伟大的胜利者——光明的鉴真大师。
鉴真大师见解高远,六度圆满;洪恩盛德,世间庄严。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如鉴真大师这般恩泽绵延的伟大人物极为罕见。邓小平先生曾赞道:“在中日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鉴真是一位做出了重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赵朴初先生也曾赞叹:“惟我大师,法门之雄。三学五明,乘桴而东。志绍南岳,愿酬长屋……勒石追远,发愿陈辞。慧灯无尽,法云永垂。” 鉴真东渡,不仅带去了佛法的光明,同时,还将我大唐文化之精华传播异域;鉴真东渡,促使盛唐时代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文学、印刷、医药等文化和科学技术融入日本,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因而,日本人民将鉴真大师誉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医药的祖师、文化的恩人;鉴真东渡,不仅展现出我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恢宏气度和广阔胸襟,更谱写出大乘菩萨大悲、大信、大忍、大行之不朽诗篇。 《大乘庄严经论》中开示菩萨种性的相貌为:“大悲及大信,大忍及大行。” 何为大悲?见众生苦,悲悯之心自然生起。正是悲于日本圣教衰、圣法损,鉴真大师才毅然不畏生死,六渡重洋,广传圣法,整肃戒规。大师的这种大悲,激励了无数众生断恶行善,发菩提心。数百年后,日本俳句诗人松尾芭蕉伫立在日本唐招提寺鉴真坐像前,深深感动于大师的菩萨悲行,情不自禁地吟诵道:愿将一片新叶,揩掉您眼角的泪滴…… 何为大信?听闻大乘深法,心生欢喜,坚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对弘扬大乘佛法,其心勇悍。大师东渡,追随弟子众多。可东渡艰险,五次未果,死亡30多人。大师也在第五次东渡后,积劳成疾,双目失明,但大师东渡传法的信心从未退失。正是鉴真大师的大信,激励了弟子的弘法信心。日本僧人荣睿、普照 ,受鉴真大师激励,历经十年磨难,邀请大师东渡的信心依旧不变。大师东渡传法随行祥彦、思托、法进,均受大师感染,为法舍身赴死,不惜身命。 何为大忍?于利益众生的各种难行之行,能深忍于心,无有怖畏。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期间被人诬陷,夜冻海水,流落荒岛,迷失荒野、被押回府,遭遇盗贼,断绝粮水,痛失弟子,双目失明……真是经历无数苦难。鉴真大师以安忍之心坦然承受,这正是大乘菩萨行持大忍的写照。 何为大行?对布施等六度善根,天性好乐,踊跃行持。鉴真大师的六次东渡,正是菩萨行持六度万行的如幻史诗,千古罕见。 佛恩浩荡记心间, 弃誉舍命何所惜。 六度超越生死海, 传法授戒觉迷情。 六次东渡,鉴真大师以自己的大悲、大信、大忍、大行,激励了无数弟子,唤醒了人们心中的善根。而在成熟有缘众生善根的同时,鉴真大师也圆满了六波罗蜜。 布施度 布施的真正含义是敞开的沟通、平等的愿舍。 是敢于和内心的烦恼沟通,面对它,超越它,绝不心生畏惧,临阵脱逃;是在任何情况、任何时间,为所当为,勇于承担一切结果;是心存平等。 当鉴真大师做好了一切东渡的准备时,他的一个弟子来自高丽的僧人如海,因对日本僧人产生烦恼而向官府诬告:日本僧人与海盗勾结,将要洗劫扬州,他们已准备好了船只、粮食、物资,如今正存放在既济寺和大明寺内。地方官班景倩大为震惊,当即派捕役搜查大明寺与既济寺,没收了全部的船只、粮食,并将邀请大师东渡的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等四人无辜监押四个多月。经过这次打击,日本僧人玄朗、玄法心灰意冷,舍弃前愿,离开扬州。荣睿、普照出狱后悄悄前往大明寺拜见鉴真大师,大师对他们说:“大家不用发愁,船和粮食被官府没收了,我们再想办法,等有了机会,再渡大海。” 鉴真大师以他的无畏、宽容,坦然承受了第一次东渡失败所带来的痛苦,这种坦然承受就是对烦恼的超越,是沟通的开始。对烦恼本性更深层次的认识,是圆满沟通的结束。正因为有了这种超越才使得鉴真大师从内心发出祥和的声音,激励遭受磨难的身边弟子。 没有以柔和之心接受的开始,就不会有以智慧之光的超越。可以说,愿意承受烦恼,是放弃对自我的执着,而超越烦恼,则是放弃对万法的执着。所以,菩萨的布施是强而有力的。 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本国高僧隆尊之托,来唐求学。历经十年,潜心苦修,暗访高僧,最后他们来到扬州大明寺拜访仰慕已久的鉴真大师。 面对55岁的鉴真大师,荣睿、普照无法启齿东渡之邀,只好婉转地请求大师推荐高徒渡日弘法,整顿戒律,广大圣教。鉴真大师为荣睿、普照的深情所感,将在大明寺的四方弟子召集一处,陈述原由,询问弟子中有谁愿去日本做传戒师。 弟子们一片默然。 见众弟子皆默然,鉴真大师慨然而言:“佛祖为渡众生,不畏风险,不惜身命。为是法事,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 豪情之间,大师的愿舍之心展露无疑。离开中国意味着大师舍弃的是清静的自修,美誉云集的赞叹;远渡东瀛大师面临的是舍弃身命,是舍弃对痛苦的畏惧。这是大乘菩萨的布施,在任何情况,任何时间,为是法事,为所当为,不畏结果。 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是大乘菩萨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师五次东渡,途经越州、杭州、湖州、宣州、振州、万安州、崖州、雷州、桂州、广州、吉州等数多州府,一路应邀传法,无有偏袒,最终到达日本后,同样无有保留地令佛法遍布日本。不管是在此方传法,还是在彼方传法,不管是在国内传法,还是在国外传法,鉴真大师皆以平等之心传法,大师的这种平等就是无缘布施。 布施之极,就是如大师般将生死用于布施,佛教称之为极施。所以菩萨的布施是高尚、彻底的行为,不含一丝一毫的自利。 持戒度 鉴真大师毕生致力于修学律学,传播律学,他东渡的主要目的也是授戒、传戒,利用戒律整顿圣教,遮恶扬善。 如果说布施是愿意舍弃原先那种自私自利的思维模式,那么戒律就是愿意注入利益众生的新思维模式,以戒摄心。戒律不是把自己绑在一套固定的规律或模式上,戒律真正的内涵是断除能害之心,利用行为上的约束,逐渐断除心中的恶念。 鉴真大师第三次东渡时,他的弟子灵佑为阻止师父东渡之行,联络江淮诸寺三纲,联名向官府请愿,请官府出面将鉴真大师从明州劝回扬州。于是江南道采访使下碟所辖州县,追查大师行踪。官差查找到大师一行人后,立刻押往扬州龙兴寺。官厅对龙兴寺的执事僧说:“今后需严加防范,不得令大师再度冒险。” 回到扬州的鉴真大师,得知这一切全是因弟子灵佑而起,不仅深感痛惜,不再与灵佑相见。灵佑为此万分惭愧,为得师父原谅,他每天夜里站在大师禅房门外请罪,从一更到五更,整整60个夜晚毫无间断。看到灵佑诚心悔改,又有众僧人不断请求,鉴真大师原谅了灵佑。 这看似毫无人情的行为,正是大师严净戒律的典范。大乘菩萨为利众生,绝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也不会将私人感情放在首位。内心有自私自利的染污,对于大乘菩萨而言,即为持戒不清净。鉴真大师正是看到了弟子内心的染污,才以此方便令他自知自过失,从而谴除弟子心中的自私自利染污,圆满菩萨戒行。 东渡的最终圆满,代表了鉴真大师的戒律圆满。在外相上,六次东渡,鉴真大师的足迹遍满大江南北,所到之处,应邀请不断传法、授戒,教化无数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发愿受戒,自净其心,令佛法种子遍播大地。从此方面看,鉴真大师的五次东渡从未失败过,因为大师无论走到何处,都能通过传法授戒,净除众生心中的恶念,令他们迷乱的心依戒律得以清净。鉴真大师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以平等之心传法授戒律,从无不平之心。 忍辱度 菩萨的忍辱,是无有畏惧、无有期求,无有不耐;是缓慢、踏实、持续;从不畏惧突发的情况,突发的困难。 六次东渡,可谓历经磨难。一次,东渡的船在海上漂了一个多月,到了桑石山附近,遭遇狂风,船被大浪掀起,撞在礁石上,海水顿时涌进船舱。鉴真大师和随行人员历经艰险,泅水到一草木不生的荒岛。由于粮食和淡水均随船沉溺海底,七八十人无吃无喝,熬了四五天,才遇到过路渔船,得以搭救。又一次,东渡的大船在海上漂泊数月,找不到可以停靠的小岛。船上的淡水喝完了,人们横七竖八地躺在船板上,口渴难熬。为激励大家维持生命,鉴真大师强打精神,大口咀嚼生米。坚硬的生米卡在喉咙口,咽不下,吐不出,苦不堪言,大师却依旧咀嚼着……终于,大师遇到了准备回国的日本遣唐使团,当东渡愿望即将成行时,遣唐使团却因畏惧大唐规定,不敢带他们同行。鉴真大师对遣唐大使藤原说:“贫僧应邀东渡,历经十载。风涛骇浪,无数生死。积劳成疾,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祥彦等30多人均死于东渡途中。但贫僧从未退失东渡之心。为令圣教兴,为令圣法扬,贫僧愿随大使的船去日本。如果官府追查,贫僧决不牵连大使……” 鉴真大师当初发心东渡传法,若于己有丝毫期求,则很难安忍东渡中的痛苦、磨难。在漫长的十年中,他持续不断地进行着东渡之行,遭遇各种外在、内在的阻扰、打击,乃至双目失明、痛失弟子,于心中却无所畏惧。一次次的东渡磨难,更显大师的坚忍不拔。 鉴真大师在圆满自己忍辱波罗蜜的同时,也激励了弟子行持忍辱波罗蜜。 弟子祥彦,开始不愿东渡传法,后随鉴真大师东渡,历经数次磨难,追随大师之心却愈加坚定。第五次东渡未成之后,祥彦重病卧床,久治不愈。一天祥彦请思托请来鉴真大师,他对师父说:“弟子不能随您东渡了……阿弥陀佛”说完安然圆寂。而祥彦的圆寂,又激发了鉴真大师忍辱波罗蜜的力量。他对弟子们说:“我们一定要东渡!一定要东渡!” 忍辱,就是面对内心的烦恼,无所畏惧。它不是一时的冲动,因而才能持续不断,稳健踏实。菩萨从不畏惧将来会如何,他按愿力,一步一步行持,最终圆满它。鉴真大师以六次东渡,圆满了自他的忍辱波罗蜜。 精进度 精进是对善法心生欢喜。不是因为觉得必须而去努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者心中充满极大的欢喜心,因而愿意立即行持,不至错过任何机会。这种欢喜心,来自于利益众生的愿力。 公元六、七世纪之交,日本朝廷通过“大化革新”废除了奴隶制,进入了历史上有名的“奈良时代”。由于皇室的提倡和扶植,日本佛教大兴。但由于没有正规的受戒制度,到八世纪初,日本佛教界僧侣滥冒,放任自流,僧纪不正,戒法不全,陷入一片混乱。 为使日本佛教有秩序地健康发展,知大政官事舍人亲王询问隆尊大师: “如何以佛教本身的教理教规,以佛祖释迦牟尼的戒律从内部加以整肃,以彻底改变目前混乱的局面?” 隆尊大师告诉亲王: “要想彻底改变局面,就必须让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可僧侣在受戒时,戒坛中必须要有三师七证。我们国内没有精通律学的大德高僧,也没有正规的授戒大师。但是在大唐,佛教无论各宗各派,都是以戒律轨范为入道之门,凡是不经过正规受戒的出家人,都不能承认他的僧籍,也不享受僧侣的特权。日本若想尽快建立受戒制度,就应当派人到中国去延请精通律学的高僧,前来日本设坛授戒,宣扬律学。” 舍人亲王采纳了隆尊大师的意见。于是,隆尊大师重托荣睿、普照前往大唐修学律学,并暗访高僧,等条件成熟时邀至日本传法、授戒。 鉴真大师了知当时的日本状况后,对首次见面的荣睿、普照说:“听说日本长屋王子崇信佛教,曾做了一千袈裟送给中国僧众,还在袈裟上绣了四句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由此看,日本是个与佛法有缘之国。” 这个与佛法有缘,正符合鉴真大师利益众生之心。因而对东渡之事,他心生欢喜,毅然决然,虽历经各种艰险,东渡之心不退,利益众生之心不退。 禅定度 禅定可以被看做专注一缘。 鉴真大师无论是自我修行、六次东渡、传法、授戒,还是修建寺院,雕塑佛像,医病救人,无一不心缘于利益众生。 智慧度 在六度中,智慧度是贯穿于前五度之中的。鉴真大师能圆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正是智慧圆满的体现。 大师十四岁出家,从智满禅师为沙弥,从此开始了他今生的佛子行。 早期大师广学佛典,深究奥义;博闻强记,学识过人。对前辈高僧大德的传记,总是内心仰慕,处处随学;对当代大德,更是参访遍学。他拜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道岸为师,学习佛法。因为鉴真德行高尚,勤奋好学,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十八岁时破格授菩萨戒。后经道岸大师引荐,拜荆州玉泉寺的高僧弘景为师,研究律学;因为鉴真品学兼优,精通律学,在实际寺受具足戒。弘景大师为鉴真授具足戒时,深寄期望地说:“你是我今生最后一个授戒的了,是关门弟子。兴隆佛法的大任,要你们年轻人挑了。” 此后,鉴真大师以兴隆佛法为己任,带着前辈的嘱托,更加精进研究律学,遍访律学大师。在洛阳听授记寺的金修律师、慧策律师讲授《律疏》;在长安跟融济律师学《南山律钞》、《业疏》、《轻重仪》;听法砺律师讲授《四分律疏》;听远智律师讲授《律疏》;听大亮律师讲授《砺疏》。 鉴真拜访的高僧中,许多大德精通医术。他先从弘景法师学习“五明医学药典”,后又学习了《本草经》,掌握了很多治病救人的药方。 鉴真游学期间遇到恩师道岸修建小雁塔。在施工现场,他总是虚心请教,亲自参加设计、施工、装饰,积累了大量建筑方面的实际知识。 鉴真游学回来后,默默行持所学教义,用种种事相,磨练道心,圆满道义。他抄写佛经,建寺造像;缝衲袈裟,开悲田院;讲授戒律,放戒度人;开坛讲法,培养僧才。 特别是在大师55岁之时,应荣睿、普照之请,决定东渡日本传法。经过六次远渡,终于到达日本。历时十年,为人所不能为。 大师以慈悲为怀,在日本的十多年中,广传佛法,并将中华文明传播到日本,被日本人民奉为文化恩人。 在这些善举一一圆满的同时,大师的内心日益圆满,真正成为一位佛子,一位行持佛法的人——僧伽。 大师的一生,充分展示了智慧圆满的历程:首先听闻佛法、确立正见;然后将正见融入生活中,真正成为行为的指南,人法合一,觉行圆满。因为大师早年通过闻思确立了正见,所以在面临任何艰难困苦时,正见成为大师无畏力量的源泉;与此同时大师的正见也日趋圆满广大。 而今,作为鉴真后人,作为与鉴真大师有着甚深因缘的鉴真佛学院,正在延续鉴真精神。 佛学院的建立和僧众的培养,正是在打造那艘“远渡重洋”的“鉴真之船”。这艘“船”,必将以强大民族精神,再现大唐盛势,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谐、宗教和谐为宗旨;这艘”船”,必将秉承鉴真精神,延续鉴真东渡足迹,依闻思修,次第修行;这艘“船”,必将促进鉴真精神深入人心;这艘“船”,必将促进佛法光明普照大千世界。 在鉴真精神的法脉中,从来都没有失败。有的,只是不断圆满的历程。鉴真精神,就是伟大普贤行愿在人间的实践,是永恒的圆满。
鉴明万法微妙义 真如觉海大慈航
愿此大舟,驶向所有众生心灵的港湾;愿“鉴真人”,遍布整个南瞻部洲;愿鉴真精神,唤醒一切众生本具的善根;愿鉴真学院,成为普天下佛子庄严之刹土!
圆满六度照古今, 永忆无期思鉴真。 合掌遥唤觉迷情, 怦然惊觉会佛心。
啊, (无生无灭) 您是众生心中的一盏明灯, (智) 您是众生心中的一片情怀。 (悲)
关于鉴真大师东渡动机研究的一点思考 赖 中 文 2010年11月下旬,日本奈良东大寺的鉴真大师坐像回到大师的家乡江苏扬州“省亲”。 鉴真大师作为公认的我国唐朝一代律法高僧,其事迹在当今已广为传颂尽人皆知了。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自然艰险和社会阻碍,六次东渡,矢志不渝,终成壮举,不仅向东瀛民众弘扬了他们所期待的律法理论和实践,也向扶桑之国传播了大唐时期多个领域的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这一伟大的事迹,无论用多少文字进行叙述和颂扬都是不为过的,本文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在对鉴真大师的事迹进行颂扬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在对这位伟人进行更多的全方位的研究。在中国,从历史上来说,鉴真大师可能更多地是作为一位佛教人物被人们所缅怀;而近现代以来,则更多地作为一位历史人物为人们所追忆和颂扬。这样一来,对鉴真大师的研究就可能倾向于采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他的东渡动机和原因,研究他东渡的过程和细节,研究他的东渡在中日交流史上的意义和影响,乃至更多地借助鉴真大师东渡所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以促进中日两国的友好和合作,等等。 这样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当然是非常必须的,尤其是采用社会学、宗教学、文献学等等现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对鉴真大师东渡事迹进行具有学术规范性的研究,有利于形成系统性的成果。 但是,这样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有可能会带来固有的局限性,以至于产生某些方面的疑问或困惑,无法用其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予以解决。有关鉴真大师东渡动机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正如大家所知,鉴真大师在东渡过程中所遭遇的艰难险阻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而他从未动摇过的坚定信念,也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因此,在涉及到这一方面的研究时,出现了众多的说法和观点。作为一名并非专业研究者的教师,本人孤陋寡闻,所能获得的资料也非常有限,未能了解到中国学者在这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在这里,引用浙江工商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勇教授的一篇文章里有关日本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观点,罗列如下,鉴于篇幅关系,在文字上进行了简述处理,不当之处敬请见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详阅王勇教授的原文。(1) 关于鉴真大师的东渡之动机,日本学者有这样几种观点: 一、小野胜年的“鉴真感动说” 小野胜年是较早对鉴真东渡动机予以关注的日本学者,他有以下几种观点: 1.鉴真被日本留学僧荣睿和普照充满激情的游说所感动。 2.日本著名政治家圣德太子不遗余力地在日本兴隆佛法,并努力推动实现政教合一的国家体制。这种精神历经百年而生生不息,因此深深打动了鉴真。 3.对鉴真来说,当时的日本乃律宗尚未普及之地,具有传戒授律的巨大空间。 二、铃木治的“鉴真间谍说” 铃木治是“鉴真间谍说”的创始者。铃木的论点论述大约为:“鉴真赴日之目的……明显地出于唐朝政府的指派。” “唐朝为了有效监视我国,欲利用佛教控制日本的寺院和僧侣,遂令距遣唐使必经的扬子江河口很近的扬州延光寺的鉴真律师,搭上归国的遣唐船而潜入日本。” 三、小野胜年的“鉴真亡命说” 这也是小野胜年提出的。小野认为,中国当时处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将要发生巨变——即“安史之乱”的前夜,鉴真东渡可以说是与“旧世界”即祖国诀别,为开创“新世界”而远赴日本。 不难看出,上述各种观点都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刻,难以令人信服,有的甚至置基本常识于不顾,虽然有学术研究的程式,却得出了过于武断的结论。王勇教授也在其文章中对上述各种说法进行了批驳。 本人曾无数次地读到鉴真大师的东渡事迹,在被大师的事迹感动之余,也不免暗暗好奇,到底是什么,能够使大师具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进行这样的壮举。在社会学学者提供的结论都不能令人信服的情况下,本人转而向佛学寻求解答,不免有豁然开朗之感。 鉴真大师,首先是一位佛教的大德高僧,这是众所公认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不管是佛教信众还是一般民众。那么,对于大师东渡日本的动机,是否应该首先从佛教教义中去寻找启发乃至答案、从一位佛教圣者菩提本愿的示现和弘法利生的教行中去寻找启发乃至答案呢? 有关鉴真大师的证悟境界,据本人多方请教,于迄今已流传的历史文献中,似乎没有明确的印证记载。但是,我们来简约看一看大师东渡前的经历。 据鉴真佛教学院网站有关大师的叙述,大师14岁出家,18岁即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20岁随道岸西游二京,究学三藏,21岁在长安实际寺随弘景律师登坛受具足戒,而道岸、弘景皆律宗巨匠。此后,更从高僧融济、义威、远智、大亮、全修、慧策等请教。27岁回扬州大明寺,兴戒坛、缮道场、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讲法诵经、写经刻石、广施医药、普济众生,不遗余力。46岁继道岸、义威之后,为一方宗首、持律授戒,独秀无伦,前后授戒度人略计四万有余、泽及遐迩,道俗归心,仰为“江淮化主”。 上述事迹皆有文献可据,而这些事迹足以让我们相信,鉴真大师是一位具备了完整的传承、有教有证、境界高远的高僧。 这样一位圣者,不是一般的凡人,而是一位胸怀着巨大的菩提心愿的菩萨。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他的菩提本愿在因缘具足时的当下显现。从这个角度去探讨鉴真大师的东渡动机,就有了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得出的结论也会是令人信服的。 鉴真大师在受具足戒前即已受菩萨戒,足以见得他菩提心之深厚,东渡扶桑的动机,也许是他不知哪一生哪一世就已经种下的宿愿,在今生外缘出现时,因缘和合显现出来。日本圣德太子对于佛教的推动也好,日僧荣睿等的邀请游说也好,当时日本国内对于律法的需求期待也好,所有这一切都是缘,都是外部的条件,而根本的因,是鉴真大师作为一位菩萨行的圣者所具有的凡人难以想象的极其巨大的愿力。非从这个角度,不仅难以解读鉴真大师的东渡动机乃至整个东渡过程,更可能对大师的东渡产生迷惑不解,从而走入邪见歧途。 作为一位圣者,一位大菩萨,鉴真大师的菩提愿是与生俱来的,是胜义菩提心,是不需要诉诸交流商榷请示等等世俗法则的,甚至连性命都不予顾及的,因为菩萨此生的性命,也许就是愿力所为。比如第一次东渡时,众僧以路遥涉险而默然无应,而大师曰:“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 遂概然应允;而于第五次东渡时双目染疾失明,仍意志弥坚,誓曰:“为传戒律,发愿过海.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 大师的菩提本愿,由此可见一斑。 既然是菩萨愿力所为,当然也就决不会动摇的,只要因缘具足,菩萨的愿力就一直在起作用,东渡的情景就一直在继续,当然东渡以后的情景也在继续,整个事件的过程就是一个大菩萨的内在愿力加诸多的外部条件所和合在一起而显现出来的一个巨大的现象。 在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日僧荣睿、普照等人的至诚相邀和生死相伴,和日本国内当时对于律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的迫切需求和广泛期待,是鉴真大师心愿得以付诸实施的极其重要的顺缘,这是鉴真大师不知哪一生哪一世就结下的善缘;而东渡过程中的种种艰难险阻,是东渡事件的逆缘。最终,菩萨的巨大愿力和事件过程中的善缘敌过了逆缘,成就了菩萨的伟大壮举。 除了动机之外,鉴真大师在东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虽是最为大家所赞颂,同时也是最不容易被理解的。那些艰难困苦,只要看看文字描述,就足以吓倒人了,更不用说自己去身体力行了。要理解大师何以能吃得这样的苦,答案还是在他的菩提本愿里。按照佛教理论的解说,圣者由于其愿力的巨大作用,他们对于世界的体验与凡人是不同的,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对于圣者来说却可能是稀松平常自然而然的事,这在常人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当然,以佛教教义作为出发点和理论指导,对鉴真大师的东渡动机进行研究,可能不容易被广泛地接受,因为这超出了经验的范畴,从而也超出了学术研究的范畴。但是,对于凡夫来说的超验,对于圣者来说,却是经验的。佛教教义在这方面有完备而自洽的理论体系。要真正理解鉴真大师的举动,我们只有运用非世俗的理论。否则,完全从世俗经验出发,无论怎么研究,都无法真正触及本质。相反,如果运用佛教理论来研究解说鉴真大师的东渡动机,那么,那些什么间谍论逃亡论等等就会无需笔墨不攻自破了。 有一个小小的例子可以或多或少说明,对于圣者的研究,经验世界的方法是多么的乏力。史料记载大师第五次东渡时双目染疾失明,相当一段时间以来,这一说法已被广泛地认可。可是最近,据说发现了鉴真大师在日本的手迹,从而引起了鉴真大师是否真正失明的争论。其实略知佛教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位佛教圣者有天眼神通是完全可能的事,不管鉴真大师肉眼是否失明,他都有可能在需要或合适的时候使用一下天眼。如果使用佛教知见作指导,人们完全可以对鉴真大师是否失明这样的问题释然处之,从而免于争论之苦。 需要赘言说明的是,佛教不是玄学,佛教教义中所描述的种种超验是真实存在的。或者这么说,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超验,所谓的超验只是相对于普通的经验世界而言罢了。佛教教义的了不起之处在于,从最基本的经验世界出发,按照严格的逻辑,演绎出一层高过一层的高级体验世界,并且让你通过某种方法和途径认知到乃至逐步亲身体验到这些世界的真实存在。 鉴真大师就是这样的一位圣人。他用自己的亲身作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我们的普通经验世界里认为是无法想象甚至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经历。无论是他东渡大海的意志,还是他承受苦难的毅力,大师无一不在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在他的世界里,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的。在我们看来无比惊人的壮举,在他的世界里,是应该为之的事,因为他是为众生而生为众生而活的人。他为拔除众生的苦而来到这个世界,所以,他自己所受的苦,在他的世界里,就不算什么了。
鉴真大师留给了我们后人无数的宝贵遗产。而对于这样一位我们大家公认的佛教圣者,如果不仅运用现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也运用佛教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师的生平和事迹进行研究,那么这样的研究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刻,得到的结果也会更加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王勇 《鉴真东渡动机诸说批判——剖析日本学者的几种观点》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第43~48页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 http://www.csscipaper.com/ zhexue/ religion/ zongjiaoxueyuanli/104232.html
进取信念 和谐智慧 ——浅谈鉴真精神 池 磊 题记:“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1819年2月1日在维也纳市政府语)
1902年,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为贝多芬立传,深深感念于这位音乐家用自己的痛苦换来人类永恒欢乐的高贵心灵,并且将这样伟大的天才称为真正的“英雄”,因为这样的人具有崇高的人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倾心为公众服务,甘愿做“人类的公仆”。古今中外,历史总是相似的,比贝多芬早一千多年的中土大唐,也有一位为了传播爱与信仰,为人类永恒事业夙志不移、拼搏奉献的伟大人物——鉴真大师。他既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德高僧,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邓小平先生评价鉴真时说,“在中日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鉴真是一位作出了重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之所以会有这样高的评价,是因为在鉴真大师的身上,体现了一种深邃永恒的精神品质,那就是终身奉献于人类共通事业的无私精神,他以普渡众生为动力,以慈悲喜舍为愿力,劈风斩浪,六渡东洋,虽痛失高徒,双目失明而矢志不渝,为的是舍身送法,将佛法的智慧与光辉传递到另一个民族,惠及更多的人。同时,鉴真大师身上也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价值。他的壮举对中日两国的文化和人文交流所作出的贡献是具有开辟鸿蒙的历史意义的,也为中日两国人民和睦相处,世代友好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忆往圣追先贤,是为了启发诱导后来之人,追步前人的脚步,前仆后继,将鉴真精神发扬光大,以飨后世,并且同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相联系,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挖掘更丰富的精神资源。 不畏艰难 夙志不移的进取信念 鉴真百折不挠东渡日本,九死一生,终获成功,这决非偶然。多年刻苦的修炼、执着的追求奠定了鉴真坚实的思想基础,蕴含了强大的人格力量,这是从平凡的“人性”走向脱俗的“佛性”的艰难过程。他出身扬州一个贫寒家庭,14岁随父亲去大云寺参拜,随即立志皈依佛门,懵懂少年对于佛法的认识尚浅,但他对于心之所向的坚定态度已经在这个年龄表现了出来。佛门的清苦众所周知,不仅要耐得住青灯黄卷的寂寞,还要摒弃七情六欲,俗世的一切享受都要舍弃,戒律只是一种形式的规范,更需要的是对佛经义理的透彻悟觉,自我的约束修行。他先后从智满、道岸、弘景、义威等诸师,受具足戒,研三藏经,受菩萨戒,精通“五明”。同时,他还将“修”和“行”结合起来,20岁随道岸西游二京,他不囿门户,凡有高僧所在,他都叩门求学,探讨佛义。这个漫长的自我修炼过程,也锻造了他坚忍不拔的品质和博雅伟大的人格力量。 鉴真东渡,不比明代郑和下西洋那样的官方举措,而纯属于民间交流活动,无论是从人力、财力上都是有限的,鉴真所遇到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缺乏远洋航海设备和经验,只能以樯帆舟楫去迎战洋流、暗礁、飓风、暴雨,航向难以定位、航期难以控制,必然会遇到缺水断粮、樯折舟覆,甚至葬身鱼腹的危险。日本唐招提寺所藏的《东征传画卷》五卷,生动描绘了鉴真东渡的惊险过程。其中第五次东渡,因季候风向难测,在东海来回飘泊折腾,长达二个多月,耗尽积存物资,舟中淡水用尽。煎熬之中还遭遇强劲的东北风,一直把船吹到海南岛。因此,鉴真东渡,不仅是向大自然的挑战,也是向自我生命极限的挑战,他的胆魄和智勇呈现出了生命的宏大气象。 兼容并蓄 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 “一月映千月,自然多皎洁”。佛教秉持“理一分殊”的多元宗教观,一般不否定其他思想体系的合理内核,而主张包容汇合、兼学通受。作为佛教徒,鉴真就是转师多家,广采宏取的典范。他初从扬州大云寺禅师智满为沙弥,其学佛是从禅门天台宗起家,而由律宗受戒。鉴真所生活的唐代,天台宗、三论宗开宗较早,影响较大。法相宗因玄奘西天取经、慈恩译经,名声大振。华严宗集法藏大成,显示了深厚的佛学功底。禅宗别开生面,得到发展。律宗虽有辉煌,但其内部三派争论颇剧。鉴真对弟子思托、法进等人既讲授南山道宣,又讲授相部法砺。日僧荣睿、普照来华,本从满意的学生定宾受戒,后转求鉴真东渡,鉴真不持门户之见,欣然应允。可见鉴真学贯三宗,兼及禅、法,摈弃门户,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我们详考鉴真的宗师传承和佛学渊源,可以看到他从众多的高僧那里获得的精深的佛学义理、渊博的象教学识和探究佛学的钻研精神。他反对宗派间的相互斗争,主张宗旨的兼学通受,体现出有道高僧的博大胸怀和宽容精神。 鉴真到日本后将他这种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佛学风格进一步发扬光大。在鉴真东渡之前,“奈良六宗”皆已有传。尤其法相宗势力最大,鉴真初到奈良,入住东大寺。东大寺并非律宗一家,而是六宗兼学,鉴真与其他五宗虽有部派之争,却能和睦共处。他还容许弟子兼奉二宗,甚至三宗,直接宣传天台等宗的教义。鉴真曾入唐宫太医署习医,并深通音乐、建筑、工艺。他把这些技艺带到日本,在弘律同时广泛传授,实际是把佛学传播与经济、科技的交流结合起来,使律宗的真谛更容易被世俗所接受,从而扩大了佛法的传播领域。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智慧源泉 鉴真以及鉴真背后的佛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佛教有“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要求,它的教理教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同明相照、同音共律、相融相通的。从几千年历史文化中传承下来的佛教教理教规中“和”的理念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原理,是顺理成章、契理契机的,可以称得上是殊胜因缘。 从和谐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兼容并蓄、宽容海涵,既是“和谐”的表现形式,也是达成“和谐”的基本前提。只有以博大的襟怀容忍和接纳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才能不断丰富和充实自身,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之间的最大的“和谐”。具体到文化选择上,我们今天应该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为各种文化的整合和构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即所谓“百家皆有所长,时有所用”;“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在此基础上,形成“和谐”文化的氛围,从而为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和谐社会理念来源于多个方面,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粹,又吸收了西方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合理成分;既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分,又直接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本土资源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来源。挖掘各地的传统思想文化遗产,对于因地制宜开创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扬州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思想遗产丰富。而鉴真东渡所体现的平和、博爱、献身等精神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交往和发展的业绩,是我们建设和谐扬州的文化富矿,也是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
浅谈宏扬鉴真精神对鉴真学院的意义 石 扬 “鉴真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这是后人对一位中国唐代僧人在异国他乡,为其所在地的国家所做伟大贡献的一个非常高的评价。而我们所在的以“鉴真”命名的“鉴真佛教学院”,对鉴真六渡扶桑的坎坷而又传奇的经历已耳熟能详,其为了理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已作为我们鉴真学院的立院之本和依重的宝贵精神财富。 鉴真大师的那句“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已成为中国佛教界的一句名言。人们也都为其为事业、为理想舍生忘死的事迹所折服。作为以其命名的学院,我们不仅要宏扬、宣传他伟大的精神,还应多探讨探讨他伟大精神背后所涵盖的东西,那就是为什么日本僧人远涉重洋来到中国邀请他去日本传法、放戒;为什么日本国人对他推崇倍至,日本天皇授予他“大僧都”、“大和上”封号。这里面的原因我想大家应该也能想到一星半点吧!这与他渊博的学实和他年轻时刻苦的求学经历分不开的。我们是否应该多向在学院学习的学僧介绍大师这方面的东西呢!我们现在不仅要宣传六渡扶桑的艰难经历,更应细细品味赵朴老:“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的真正内涵。 鉴真自幼便喜欢钻研各种学问。他十四岁出家,潜心研究佛教经典,对佛典的“五明学”下过很大功夫,尤其是对其中的“工巧明”(是研究历算、工艺技术的)、“医方明”(是研究药物及治疗疾病的)作过深入钻研。鉴真二十岁时,随他的老师道岸律师游学二京(洛阳、长安),求教于诸多名师学习佛学知识。鉴真从学的融济、文纲律师是律学始祖道宣的弟子,道宣与唐代医药大师孙思邈有极深的友谊,鉴真从他们那里不仅开始知医,更主要的是他曾经参予了广泛的医疗实习,鉴真随师进京参观时,曾有机会到“太医署”、“药园”等地参观学习,并在所到之处专心的查阅古今图书,为他以后行医积累了理论基础。鉴真自二京回扬州後,主持龙兴寺、大明寺工作,在寺庙里附设了医疗慈善机构,鉴真积极参予其事,自制丸散膏丹,为贫苦民众送诊施药,从而积累了临床经验。鉴真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扬州,地处运河和长江的交通点,是当时中外交流的国际城市,鉴真在这里不仅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人物,而且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和药材,因此,掌握了药材市场上那套鉴别药材的道地、品种、规格、真伪和加工等方面知识。後来,鉴真在历次东渡过程中,特别是第五次东渡失败从海南岛回到扬州的旅途中,看到了许多南方的植物与药物。通过这些经历,不仅增长了医药知识,同时也积累了辨识药物的经验。为其以后成为日本国所推崇医药之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看出鉴真大师不仅是一名律学高僧,德高望重的传戒师,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出家人。他的对知识孜孜以求的求学经历和博学多闻的知识结构,对学院当前推行的学僧的才艺教育有借鉴和佐证的作用。这会让学僧体会到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艺,对他们以后的修行脾益非浅,也更能受信众敬仰。 现在佛教教界都只讲求对佛学的研究,极少涉足佛学以外的其它门类,而我们鉴真学院在设立之初就明确了学院的办学特色“为中国佛教界培养高素质的国际交流人才”相当于佛教教育界的外国语学院,这种专业性的院校尝试,可能是当代佛教教育界一个创举。虽然我们现在还是起步阶段,但已有一些卓有远见的僧人来这里求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与佛教典籍翻译的兴盛分不开的。而这就需要一大批既懂外国语言又熟晓佛学经论的僧人。前一段时间我曾看到一篇关于介绍中国佛教史上的翻译家的文章,其列举了中国佛教史被称作“四大翻译家”的四位僧人,他们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这四位僧人中鸠摩罗什、真谛、不空是东来的传佛法的外国佛学大师,玄奘则是西行求法的中国高僧,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相差,但他们都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译经事业,在他们各自的时代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并在我国的翻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鸠摩罗什,东晋后秦高僧,西域龟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一带)僧人。译有《大品般若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维摩诘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这些经论对中国大乘佛教的发展传播有着划时代的影响。其中《金刚经》等则是家喻户晓。罗什译经重视文质结合,他译文在忠于原文和文字的表达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罗什有弟子三千,其中不乏名标僧史的佛教哲学家,可以说他是玄奘以前我国最著名的翻译家。 真谛,天竺僧人。南朝梁武帝进来华。前后二十余年,先后译出《十七地论》、《中论》、《如实论》、《弥勒下生经》、《金光明经》等共计48部232卷经论。他对中国佛最大的供献是其译的《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转识论》、《唯识论》等,使大乘唯识学说正式传入中国。 玄奘,唐代高僧,他先后共译经75部1335卷。玄奘不仅是大翻译家,也是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旅行家,由他口述,弟子记录,编纂了一部12卷的行记《大唐西域记》。这部书记述了玄奘的西行见闻,涉及地或包括今天南亚、中亚的广大地区。它不仅对中印佛教史的研究是极为珍贵的资料,对西域及印度史的研究,对中西交通史及文化史有研究都有着重要价值。 不空,唐代名僧,南天竺师子国人,玄宗时期来华,从事译经活动四十余年,前后译有111部143卷,其中重要的有《金刚顶经》、《理趣经》以及《仁王经》等。据史料记载,鉴真大师曾求学于他的门下并得以真传。 以上文中我所介绍的四位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家,其意义不在于他们的译有多少部经论,而是他们对于现在的鉴真学院有着指向性作用,历史上他们将国外的佛学经论翻译传入国内,使佛教在中国广为流传。鉴真学院的设立正是具有前瞻性的,如今学院的办学方向就是培养既懂外语又晓佛经的僧才,佛教的国际性发展是大势所趋,抓住这个机遇就抓住了学院生存和发展的脉搏。向学僧宣传“四大翻译家”的事迹,会使他们对外语的学习更有信心、更有目标,让他们感到学好外语会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鉴真学院能走出一批又一批鸠摩罗什式、玄奘式的翻译家、鉴真式的传法之人,将中国佛教的博大精深的文化翻译成英文、日文、法文等外国文字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去。
发扬传承“鉴真精神” 办好佛教外语教育 程 宏 摘 要:邓小平同志讲,鉴真是“永远值得纪念的人物”。 鉴真大师劈波斩浪,六次东渡,为的是舍身弘法。为了传播中国的佛教文化,就要发扬鉴真精神,努力办好佛教外语教学,培养的学僧不仅善念、善解佛法,而且会一口流利的外语,成为传播友谊、广结善缘、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鉴真精神,弘扬佛法,外语交流。
“普日扬帆东渡,而今越海西还。故乡花树更鲜妍,顿觉归时恨晚。翠柳技头春早,红樱陌上鸣鹃。同天风月颂先贤,千古亲情可鉴。” 在这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日本东大寺的鉴真坐像回归省亲,我们又一次迎来了鉴真大师回里探亲。 公元742年,鉴真接受邀请东渡传授戒律,已是55岁的佛门高僧了。55岁是成熟的年纪,学识、威望、业绩均已水到渠成。继道岸、义威之后,鉴真为东南戒律宗首,仰为“江淮化主”,作为大明寺的住持,受到众多高僧弟子的爱戴,一呼百应,一应俱全,他完全可以高坐讲坛,享一方福田,为什么偏偏立下如此宏愿?他也完全可以派出众多高僧弟子中的某位代他讲法授律,为什么果断决定自身践行?难道他不知沧海阻隔,风涛险恶,作了轻率的表态?据日本奈良时期淡海三船所著《唐大和尚东征传》记载:鉴真正在为众僧讲授戒律时,日僧荣睿、普照呈词恳切,天皇以下臣民皈依佛门之心殷切,佛教界企盼中国传戒大和尚早日赴扶桑授戒。鉴真怦然心动,似有所思,遂问座下众僧:“可有人愿去佛法兴隆有缘的日本传法吗?”众僧默然不答。鉴真追问:“真的没有人想去吗?”祥彦道:“东渡日本,航路遥遥,生死难料,况且修业刚半,谁都回答不得。”和尚毅然表态:“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祥彦应道:“尊师既去,我愿随行。”随行有21人报名愿往。 鉴真不是盲目从行,而是从日僧诚切的邀请中,听到了佛的召唤,感到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只要是“法事”,便是高于一切,又“何惜身命”!宏愿之立,正是他忠于教义,不惜牺牲一切弘扬佛法的坚贞,也是他生命的追求所在。 鉴真是怀着度人的慈悲心怀,以和平方式传播文化;他东渡日本,是应日本方面邀请而前往的,这是一种完全互相尊重的平等的交往。他生活于1200多年以前,那时的物质文明相对今天来讲是十分原始和简单的,但是鉴真的心灵充满着人间最可贵的博爱;他尊重交往对方、和平而且平等地弘道,这种精神达到了令他同时代以及在他以后很多世纪的人们惭愧的崇高境界,深得文明理念的核心。 鉴真大师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以出世心做入世事、“有一众生不得度,我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自利利他、慈悲喜舍的道德追求,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鉴真大师弘扬佛法、自度度人的利他精神昭示我们应为建设充分体现人民愿望的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而不畏艰难、奉献终身。 鉴真大师劈波斩浪,六次东渡,为的是舍身弘法,鉴真大师演奏出超越时空的第一乐章。他以善度众生为动力,以慈悲喜舍为愿力,以勇猛精神为助力,不仅将佛法送去日本,还将我盛唐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文学、印刷、医药等先进文化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们要弘扬鉴真精神,就是要有鉴真大师那样的信仰和追求,更要用实际行动来弘扬佛法,造福众生。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办好教育,培养人才,传承鉴真精神。而弘扬鉴真精神就是以鉴真为师,办好佛教专业外语学院,培养和造就新时期像鉴真大师一样的佛教人才,才能不断提高僧众的素质,让鉴真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让中国佛教界的未来涌现出更多的外语弘法人才,更加紧密联系国际佛教界,从而为中国佛教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文明共同发展的潮流发挥积极的作用。真正使中国佛教从全方面走向世界,就必须抓住佛教的教育,培养僧才,以法为师,以戒为师,创造条件让青年僧人沉下心来,入于定境,勤修戒定慧,借助于现代教育的理念、模式和方法,“随缘说法,应机施教”,让僧才走出山林,走入现代,走向世界。借助社会人才资源,发扬光大。重人文、重文化。中国佛教走向世界就离不开直接的语言文化交流,我们佛教界与各国佛教界的交往不能不懂外语,不讲外语。 众所周知,外语在宗教的传播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文明史上,皆有佛教界历代祖师大德留下的翻译佛教经典浓彩重墨的辉煌业绩。像鉴真大师他们不仅以其个人舍身求法的传奇经历,为炎黄子孙所永远铭记,而且其留下辉煌数千卷的佛教经典译著,以成为华夏佛教弟子研究佛法,深入法藏的普渡之舟,矗立于中华文明瑰宝之列,彪炳千古。无怪乎对佛学造诣精深的鲁迅先生将这些中国佛教界的大德们赞誉为“民族脊梁”。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是这些伟岸大师的传人,我们有义务、有责职将辉煌的中国佛教传播到全世界,将佛教融汇于现代文明之中,为处于国际间各文明相互砥碰的当代社会,提供佛法的睿智、和平的理念、宽容的情怀和清净的甘露。 鉴真大师为了将清净戒法弘传于东瀛,不畏艰难,六次东渡,虽然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杰出代表,使中国的佛教成功地在这些国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至今依然兴盛不衰,成为中国历史上为世界佛教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作为杰出贡献的功臣。他到日本设立戒律院就是创办当今的佛学院,培训和教育四方僧徒,为日本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在《扬州讲坛》演讲过鉴真东渡的悲壮经历和历史功绩,在鉴真精神论坛上,他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鉴真精神的精辟领会。他认为,鉴真大师的影响是遍及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没有鉴真大师,根本就无法想象日本文化会是什么一个样子。对于我们国人而言,鉴真大师惊天地、泣鬼神的东渡成功,其贡献远不止大师在日本的成就,更多的是促进了中日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留下了可贵的执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大师留给我们、留给历史的最可宝贵的、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 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佛教的传播与交流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发展鉴真精神,办好佛教教育,为弘扬优秀文化的传播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不辜负人身难得,今已得到的价值,不辜负时代的寄托与佛陀的恩德。 据统计,美国有300多万佛教徒,且有2500万人承认,他们的精神生活曾受佛教的影响,这组数字让我们具备一种信心。佛陀的慈悲与智慧之教,不仅将持续地饶益传统佛教国家的众多信仰者,也将给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和生命的安顿。然而,在西方国家,巴利文藏佛经几乎全被翻译成英文,为此我们要培养一大批精通佛法的外语人才,把汉传佛教经更多地翻译成外文,让世界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了解乃至接受佛法这一人类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学。 而在今天,中国佛教不仅需要走出去,也需要引进来。我们应当吸收一切佛教传统的精华,与全世界佛教弟子携手并肩,共同让佛陀的神圣教法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异彩。发扬“弘扬佛法,舍我其谁”的决心,努力承担时代赋予我们伟大的历史使命。 鉴真的佛学取向,不仅是对律宗的贡献,也是对整个佛教事业的贡献,对人类思想文化宝库的贡献。他的方法论贡献已超越佛教界。如今昌明百科学术,继承与弘扬鉴真留下的方法论传统,当是非常有益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取诸家,乃是保护自己、促进自身发展的光明大道。 从和谐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兼容并蓄、宽容海涵,既是“和谐”的表现形式,也是达成“和谐”的基本前提。古人对此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在他们看来,过分狭隘的视野与心胸,是无助于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的,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真正理想的境界应该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换言之,只有以极其博大的襟怀和勇气,容忍和接纳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才能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之间的最大的“和谐”。具体到文化选择上,我们今天应该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为各种文化的整合和构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即所谓“百家皆有所长,时有所用”;“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在此基础上,形成“和谐”文化的氛围,从而长期维系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众所周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沟通与交流是这一主题的必备方式。只有不断的推动彼此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实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增信释疑,加强合作,从而优化和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角逐中增强竞争力,实现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与各国以及各种文化之间越来越多的接触,社会对高水平外语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文化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它不是瞬息万变的画面,而是一种深厚的积累和沉淀。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曾经给文化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人类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生命的态度”。语言便是文化的符号,她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只有通过语言,文化才能得到保存、延续和传播。由于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广泛交流。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语言符号是最为有效和重要的方式与途径。 传播史人的天性亦是文化的本性。人类通过传播认知文化,认知社会和自身。在进入全球化时代的二十一世纪,跨文化传播将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影响我们思维和行为方式。要让世界充满爱,充满理解,充满和平,充满和谐,跨文化传播的通畅与否就变得十分的重要。因此,培养精通佛教外语的人才是我们当即之务。 能修大和尚经历千辛万苦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培养佛教外语人才的学院。这正是鉴真精神的传承和延续。赵朴初先生所言:“弘法大事第一是培育人才,第二是培育人才,第三还是培育人才。”所以在鉴真大师的故乡——扬州,经国家宗教局的批准,创办了以鉴真大师命名的佛教外语学院。培养的学僧不仅善念、善解佛法,而且会一口流利的外语,成为传播友谊、广结善缘、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栋梁之才。能修大和尚讲:“相信有鉴真大师的精神,有鉴真大师的佛缘,有各级领导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办好鉴真学院。” 我们坚信鉴真精神必将薪火相传,相信出自“鉴真学院”的佛子、学子,将不仅精通外语和佛学,更具“是为大法事也,何惜身命”的鉴真精神,为五湖四海的佛教文化交流,作出可圈可点的历史贡献,结出值得纪念的善缘妙果。
参考文献: [1] 许凤仪著,《鉴真东渡》,2000年10月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 叶小文,《江苏民族宗教》,2003年12期 [3] 扬州市宗教局编,《纪念鉴真东渡成功1250周年》,2004年1月 [4] 蒋寿建主编,《鉴真文化论著选编》,2010年9月
我与鉴真大师的因缘 本二班 果正
因缘之所生 初次听闻鉴真大师是初中时一堂历史课。老师读了一首诗,诗的气势豪迈,让我为之一震。便赶忙记录下来:“鉴真目盲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当时我还有点朦胧,只知道老师说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出家人——鉴真和尚。后来才知道这首诗是郭沫若先生写的《鉴真东渡》,那时我还不知道这首诗的真正意义所在,只是听到之后,钦佩之心犹然生起。钦佩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位伟人,不惜冒险东渡六次,不顾双目已盲,历时十载,却依然能满腔热诚,直到成功。那时的我便把他当成了我的榜样。 因缘之所触 后来,有着殊胜的因缘,我出家了,才渐渐对鉴真大师有所了解。知道鉴真大师是我们律宗的大德祖师,而且还是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他的成就远远超出常人所想,日本人民尊称大师为“天平之甍”,以纪念他为日本文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那年八月,怀着这样的仰慕之情,我跟几位同修一起来到了扬州大明寺,参拜鉴真大师。随着游人,我们一起步入鉴真纪念堂,没有香烟缭绕,也没有尘世的喧嚣,有的只是满院的桂花香,跟虔诚的恭敬心,我心里顿时静下来。当看到大师法像,我本能的跪在像前,多年来终于能目睹大师真容,拜了三拜,满心欢喜,就好像走失的幼儿遇到了老师。听着旁边导游的解说,这时的我才明白郭沫若先生为什么会用那样精美的诗句来赞美鉴真大师。让我想起了来这儿之前,在大明寺网上看到有着赵朴老为鉴真大师写的一句诗“万绿正参天,好凭风月结来缘,像教住人间”,仰望大师自在庄严像,我再次顶礼三拜,在心里发愿,要以鉴真大师为吾导师。 因缘之所受 星云大师开示:“你去找因缘,未必可以成就事情;机缘来找你,比较容易成就事情”,这句话在我身上得到了印证。回寺院以后,总是对大明寺充满了向往,希望能再次亲近鉴真大师。由于师父筹建寺庙,一直追随恩师身边,随着时间的流逝,内心已经慢慢的平静,一切随缘,在心中就好。一天师父找我谈心,问我是否有去读书的想法,我点了点头,他念了一首诗,让我猜一下是写给谁的:“东渡六次不顾双目已盲,历时十载却能满腔热诚;一辈子传法存下许多佳话,万千年流芳赢得无数美称”。念完了诗两人默契的一笑,已然了解。师父给我题了一幅字“以戒为师”,把我送到鉴真学院就读,希望我能够像鉴真大师学习,学习他不遂本愿,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奉献一生,回报三宝,广济众生的精神。 因缘之所取 时间飞逝,还记得当初刚入校时的欣喜,想到终于如愿,进入人生的又一起点,可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喜好,可以把自己独特的魅力充分地展示,但是一切皆是虚妄,事实终比想象来的残酷。入学已一年多了,精神上得到了知识的熏陶,生活上也塑造出了独立性,并逐步融入了这个对我来说一片空白的陌生环境,学习之余还参加了不少比赛活动。但是自己却感觉离鉴真大师越来越远,或许是由于一时的迷茫,对现实不知所措,但是始终都得渡过这个心河。这学期刚开学,我们重温了鉴真大师的事迹,这次的“重温”,让我找回了迷失已久的我。自我反省,重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才是我得去走的路。而让我喜出望外的是这次的“重温”居然其乐无穷,让我难以释怀,这么久来,终于找到了想要的东西,那么多经典理法,那么多让我奋发的智慧。这里虽不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却是一个探索梦想寻找理想的天堂;这里有着我们的导师,我们的前辈,他们给我们的教导,告诉我们在这里并不在于你取得多大成就或多大伟业,而是在这段不可多得的经历中自我感受到了什么。在感受中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在感受中成长才是最有意义的成长,这或许也是鉴真大师的精神所在。 因缘之所识 有人说鉴真大师是伟大的教育家,鉴真大师是伟大的政治家,鉴真大师是伟大的医学家,鉴真大师是伟大的雕刻家,是伟大的建筑家…… ,但这仅仅是我们凡夫对大师的寄托罢了。最重要的他是一位出家人,是一位大师,是一位和尚。是一位传承佛法的出家人,是一位教化众生的大师,是一位给我们授传戒律的大和尚。正如当初孝谦下旨:“自今以后,传授戒律,一任和尚”。 教师点评: 本文以散文式的笔法记录了自己与鉴真和尚之间的因缘,从初次听闻后的钦佩之心到游扬州大明寺的顶礼膜拜,再到现在鉴真学院的学习,种种因缘结种种果,与鉴真和尚的结缘,初时无意,后世有心,学习鉴真,学习他的鉴真精神。 文章有章法,有文采,有立意,是好文章。
谱写鉴真之歌 本二班 昌霖 “鉴真目盲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青,舍己为人传道业,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由郭沫若题词,李岚清谱曲的《鉴真东渡》唱出了鉴真大师东渡的伟大奉献精神。 大师六次东渡,历时十二年才到达日本。第一次东渡,因奸人告密致其弟子被抓;第二次东渡,途中因遭遇风浪,致使船只损伤严重无法继续航行;第三次东渡,因越州众僧请官府拦截致荣睿被抓,大师伪装病死才得以潜回阿育王寺;第四次东渡,原来大师的弟子灵佑,不赞成师父冒险东航,遂联合扬州各寺的“三纲”,请官府拦截致大师被“护送”回扬州;第五次东渡,途中也因风浪厉害而告败。大师的弟子荣睿在东渡途中,因身体抵抗不住疾病而过世,大师也因胡人的医治不当而致双眼失明。五次东渡都失败了,然而,海上的风浪,人事的干扰,都丝毫没有动摇大师东渡的决心。他在五次东渡失败后,不顾失明的双目,已将近古稀的高龄,在自然和社会的各种艰难险阻之下,继续东渡。终于在第十次遣唐使的帮助之下于公元753年抵达日本。 大师在踏上东渡的船只时,就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弘法利生的道路上,他将天下众生的苦难看成是自己的苦难,把众生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为了能够将佛法传播到日本,他一次又一次的登上东渡的旅途,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他从未放弃,哪怕是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哪怕是自己的弟子因为东渡而丧生,哪怕是自己因东渡而染眼疾直至双目失明,他东渡的决心从未动摇,他弘法利生的信念,未曾改变。 “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大师用自己的言行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是佛教,大师用自己的决心告诉我们应当具备怎样的弘法精神。大师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为弘扬佛法,为救济众生而努力不懈;大师普渡众生、自度度人的奉献精神,时刻提醒我们:要普渡众生就要有博大的胸怀;大师慈悲为怀、传播文明的大爱精神,时刻鼓励我们:为将佛法弘扬至全球各地而努力学习外语;大师的重信受义、和合共进的和谐精神,时刻倡导着我们:维护世界和平。 身为鉴真大师的传人,又是鉴真佛教学院的一名学僧,我们应当时刻谨记大师的教诲,把弘扬佛法作为学佛之人的第一要任,为弘扬佛法而努力学好外语,我们不仅要善念善解佛经,讲一口流利的外语,更要有像鉴真大师那种“是为大法事也,何惜生命”的精神。 如今的社会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条件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而逐渐改善,但没有改变的是:世人任然需要佛法,佛法是他们的精神食粮。作为学佛之人,我们任然需要像鉴真大师那样的精神,我们仍然要将佛陀说的每一句教诲传给世间所有正在受苦受难的众生。 从踏上学佛之路的那一刻起,弘法利生就是我们的任务;从走进鉴真学院的第一步起,学好佛法和外语就是我们的责任。不管这条路会走得多么艰难,我们都要没有任何怨言地走下去,不管这条路能走多远,每走一步我们都要全心全意的为众生服务。因为,这,就是佛教!
教师点评: 文章文采斐然而思路清晰,既谈了什么是鉴真精神,又表了如何弘扬鉴真精神,结构紧然、思路清晰。如果再仔细锤炼语句,特别是将长句化开,改为短句,文章将更朗朗上口。
鉴真精神永垂不朽 本二班 仁福 鉴真大师是我国盛唐时期赴日传播中华佛教文化和盛唐文明的大德高僧。一千二百年前,他受日本留学僧荣睿和普照的邀请,前去日本弘法,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把中国佛教的律学及盛唐文化传到日本,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教、建筑、雕塑、医药、饮食等诸多方面影响重大而深远。鉴真被日本尊称为“日本律宗太祖”、“日本文化的恩人”、“国宝”。因此,作为鉴真的传人,必须深刻认识到他东渡表现出来的精神,继承和弘扬下去,以缅怀他东渡的功德。 那么鉴真精神有哪些呢? 一、孜孜不倦,勤奋努力的好学精神。他从小生活在受宗教影响的家庭中,父亲是居士,在他的影响下,鉴真对佛教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十四岁时便在大云寺出家,他对佛教知识如饥似渴,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当时名声鼎盛的律学大家道岸法师得知鉴真勤奋好学,德行高尚,年少有为,便为他授菩萨戒。按照唐时的受戒制度,二十岁之后才能受比丘戒,取得正规的僧侣资格。鉴真刚满十八岁,道岸便为他受菩萨戒,这是破格的,之后鉴真便声名鹊起。道岸回京后一年,引荐了他远去两京洛阳和长安继续游学深造。在长安游学途中,律宗名僧弘景律师发现鉴真年纪虽轻,却勤奋好学,品学兼优,更精通律学,便于景龙元年在实际寺为他授了具足戒。他深研南山律学,融百家之长而构成自己独特见解,终成律学大师。不仅如此,他还对当时京城的建筑,佛像的雕塑与绘画,医学等取得重大成就。年纪轻轻的他就能取得如此成就,着实不易。作为鉴真学院的学僧,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努力为弘法利生事业出一份力。 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在鉴真发愿去日本前已经是江淮名僧,桃李满天下,学理传四海,救济贫病不计其数,在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本可以留在扬州,安享世人尊敬,但是大师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因此又舍生忘死,不远万里东渡日本,穷其毕生精力整顿日本戒律,弘扬佛法,确立了三师七证正规受戒制度,从此,“凡经鉴真授戒者,方始为国家公认之僧尼”,成功遏制了日本僧徒自度,私度的混乱状况,树立律宗独立地位。 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来自日本的留学僧荣睿和普照慕名来扬州拜见鉴真大和尚,迎请他去日本传授戒律。正好他夜里梦见南岳慧思禅师转世日本太子,弘扬佛法,于是欣然同意。但是此去路途艰险,困难重重,弟子们努力劝说,他毅然回答:“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在他的感召下,众弟子纷纷响应,发愿一同跟随前往。此时鉴真已经五十五岁。然而他去日本并没有得到唐朝政府的批准,几次东渡都是偷渡,均以官府的阻挠而失败。经历风涛之险,牢狱之灾,饥饿之苦,历经磨难却不气馁,九死一生而不后悔,在双目失明,爱徒病死,年届六十六岁的情况下巧搭日本遣唐使船,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奈良,受到日本天皇为首的举国上下的热烈欢迎。 四、鉴真精神更是夙志不移、传播文明的博爱精神。他前五次东渡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从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对荣睿,普照的承诺,即使荣睿已经病死的情况下仍去日本弘法,他对荣睿的承诺一直铭记于心,何等重信守义!大师东渡日本,不仅重整了日本律学制度,还为日本带去了盛唐文化,佛教建筑技艺,绘画技艺,乃至医药,饮食等,他创建了以唐招提寺为中心的文化宝库,对日本奈良时期光辉灿烂的天平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当之无愧的优秀民间外交家,友好使! 作为鉴真传人,并且能在鉴真学院学习,首先我们应升起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社会各界对学院的支持,对我们的帮助,我们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成绩来回报大家。其次我们应发愿努力学习,在学成之后,将佛法弘扬到世界各处,让众生脱离苦恼。在弘法道路上,遇到任何困难都应该铭记鉴真大师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努力去克服,对世间的一切都抱着一颗博爱的心! 鉴真大师将日本看作是他弘法利生的第二故乡。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不遗余力地从事律学传播,文化交流工作,直至圆寂于唐招提寺,圆满完成了他一生的丰功伟业,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回顾其一生的感人事迹,作为他的传人,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他的精神是两国佛教界乃至两国人民共同的财富,真正发扬光大鉴真精神,才是对大师最好的怀念与崇敬。 鉴真精神永垂不朽!
教师点评: 本文起手谈鉴真的历史地位,及其东渡的历史意义(可视为“为什么”),以引出鉴真精神,是合乎章法的。下面对鉴真精神四方面的阐述(可视为“是什么”),也是有见地的。接着又谈“怎么样”继承鉴真精神。因而文章结构完整,文气贯通。同时语言不蔓不枝,是篇不错的文章。
引路明灯 鉴真上人 ——观《鉴真东渡》之后感 预科班 圣圆 鉴真是我国唐代赴日传戒并开创日本律宗的高僧。 前些天观看了《鉴真东渡》这部电视剧,该剧讲述了鉴真大师历经磨难,但矢志不渝,最终东渡扶桑的故事。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历尽坎坷,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达到弘扬佛法的目的。该剧通过鉴真大师与日本弟子荣睿、普照的生死友情,颂扬了中日两国人民一衣带水的传统友谊,讴歌了鉴真大师传播中华文明的功绩。 独自走在雨后的石子路上,六次东渡的画面和鉴真大师那慈悲坚毅的神情不断地在头脑中复现,有如碑文般,深深篆刻在心间。遥想当年鉴真上人走在这同一条石子路上,看着相同的风景,是怎样的心情呢?看着远方的即将下山的橘红色太阳,虽然已经入秋,但似乎仍然感觉不到秋天的漠然,更多感受的是雨后空气的芬芳。看着地上雨水倒影里的大明寺山门,又不知不觉心骛八极,神游十方,梦回大唐。 弟子灵佑阻挠东渡,完全是出于对师傅的热爱,是出于对年事已高的鉴真的安危着想。但鉴真不肯原谅灵佑,就在于灵佑没有真正理解师傅,用私恩代替了信仰。他不明白在鉴真的心理:救人于苦难、普度天下众生的信仰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一个慈悲之人,为什么忍看弟子在门外跪了七七四十九天?这一场矛盾冲突,深刻揭示了鉴真的大爱情怀和纯粹信仰。即使年事已高,即使双目失明,仍不改初衷,依然决然地踏上惊涛骇浪。……66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鉴真终于到达奈良。年迈的鉴真不顾双目失明,体弱多病,时不我待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他在日本建起了第一个戒坛,传播佛教律宗文化,为天皇以至庶人受戒,还将中国的建筑、医术、刺绣、漆器等先进技术带到了日本。鉴真在日本生活了十年,于763年在日本圆寂,享年76岁。这十年是用六次东渡的艰辛换来的,来得不易,但是,这十年的功绩,却换来千年的中日友谊,这十年的努力,在中日两国人民心中树立起了千年不倒的丰碑。 鉴真是一个佛教高僧,更是一个伟大的文化使者,传播文明的先驱。这样的人物形象,令人高山仰止,因为他在日中两国之间,已经超越了作为一个宗教人士所能代表和传达的意义和精神内涵。比如在剧中给我以深刻印象的鉴真大师和日僧之间的关系就已经超越宗教人士而具有普世意义了。在鉴真大师和日本的荣睿和普照大师间,是需要怎么样的一种信任和深情才能支撑着他们,完成这一目标呢? 显然,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出于金钱和功利的目的。鉴真大师不是为了做生意去日本,这和我们现在中国和日本,乃至世界上所奉行的国家与国家间的“功利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一种高尚情怀。 生活中的修行往往容易被很多人、事、物所打扰,使原本清静无染的内心变得染污,不再清澈见底,但是鉴真上人对佛法无国界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就如同万古长夜中的明灯,指引我前进的道路,坚定了日后修行的方向。楞严经中讲:身肉骨血,与众生共。鉴真大师连身肉骨血都可以大同,又有什么我执不能击破呢?长久以来让自己无法生出清静心的原来都是自己这颗自我执着的心啊,大师虽然盲目,但是其精神却有如指路明灯,将助破除我心中黑暗,指引我破除我执,将心定住”。只有将自己这颗心定住,才会在定中生出智慧的莲花来。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是郭沫若先生赋诗一首赞鉴真上人。从中可以深刻感受人民对鉴真的无比崇敬与怀念之情。人生短短几十寒暑,怎样让自己不再遗憾,怎样为世界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我曾经一度迷茫无助的心忽然间仿佛有了归属。鉴真师父,虽您肉身已化为尘,但您的精神仍可穿越时空指引弟子找到回到佛陀身边的路。轻轻的叫声师父,不知您可曾听到弟子未来的呼唤,多么想穿越回到古时,陪伴于您的左右,提升自己的境界,早日成就成佛。我想您一定是听到了弟子的呼唤,所以让我能得以通过影像想象上人的样子,弟子已得到了您的指引,仿佛深夜明灯,明白自己未来修行的方向。 不知不觉又下起了小雨,而我的心境已由起初的落寞变得更加愉快起来,从路边的石凳上起身,慢慢走着,感受着雨中的畅快。听着寺中的鼓楼传出的鼓声,婉转悠扬,似乎平时从未发现鼓声也是一段佛乐,仿佛鉴真上人在寺中讲法,我的脚步也越发急促了……
教师点评: 文章总体不错,叙事,抒情,特别是用抒情的,诗意的笔法,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而且,这些感受看上去比较真实,这个是很难能可贵的。如果语言上再多加些锤炼就更好了。
继 承 鉴 真 遗 志 ——观《鉴真东渡》有感 预科班 悟明 开学初学院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让我们观看了《鉴真东渡》的电视剧,看后让我感触很深,曾几度落泪。 鉴真大师,扬州人,受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的邀请,先后六次东渡,历时12年,其中五次失败三次来自社会阻力,两次遇到大海风浪的阻挠。东渡途中,弟子荣睿、祥彦先后病逝,大师本人也积劳成疾以致双目俱盲,然而大师并未消沉,以超人的意志在其66岁高龄的时候六次东渡,最终完成了多年的夙愿。 鉴真大师不仅把佛教戒律传到了日本,而且把中国唐朝的建筑、医学、文学、雕塑等传到了日本,为中日友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鉴真东渡也不仅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伟大创举,而且给后人留下了值得传承的鉴真精神。鉴真精神是传播文明,何惜生命的精神,是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的执著精神,是努力弘法,普济众生的无私精神。 一千多年来,伟大的日本人民一直怀念和崇敬鉴真大师,以此寄托他们对中国人民的那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传统感情,今天我们饮水思源,不能不对这位硕学宏识艰苦卓越的鉴真大师从内心深处发出崇高的敬意。他是中日文化血缘缔结史上一位不朽的人物,他是一位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 1980年,鉴真像回国巡展,中国邦交正常化不久,唐招提寺森本长老向中国有关领导人提出了让鉴真像回国探亲的请求,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先后访日,欣然的答应了森本长老的要求,欢迎鉴真像回国探亲。日本成立了日本鉴真大师像来回巡展团,护送鉴真像回国,鉴真像回到故乡的那天,满城沸腾万人空巷,排成20多里的欢迎队伍,群情振奋,盛况空前,鉴真像在大明寺展出期间,每天都有两三万人排成二、三华里的队伍前去瞻仰。鉴真像在扬州、北京正式展出了23天,瞻仰人数超过50万人次,迎接规格之高,展出盛况之大,产生影响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 2003年,我们举行了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成功1250周年纪念大会,一是怀念鉴真大师给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作出的伟大贡献,一是开办鉴真学院。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协、中日友协、江苏省政府、扬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了大会,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杉本信行、唐招提寺长老益田快范、台湾佛光山宗长星云大师和全国各大寺院的诸山长老也专程前来参加了纪念活动,这次纪念活动盛况空前,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也曾提到“唐鉴真和尚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在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有一座石灯笼是1980年日本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亲自送到、亲自点燃的,这盏灯与唐招提寺另一盏是一对,灯火至今仍在燃烧,长明不灭,它象征着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前景。 现在中日关系因为钓鱼岛事件出现了一些不愉快,我相信在今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的鉴真大师坐像探亲的活动中能使中日关系逐步的改善。日本佛教界和文化界的人士把鉴真大师坐像郑重的送来中国,供故乡的人民瞻仰,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他必将鼓舞人们发扬鉴真和尚的献身精神,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代的友好事业作出不懈的努力。 日本有句谚语“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会移动”,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尽管经历着风雨和曲折,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根基就如同泰山和富士山一样不可动摇。 为了迎接鉴真大师像的这次回国探亲,各种纪念事业的计划正在进行,相信我们一定会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启发和信心。
教师点评: 文章谈到了鉴真东渡的意义,后世对鉴真和尚的纪念史,以及今天纪念鉴真和尚的现实意义,思路清晰。语言也比较流畅,是一篇较为出色的文章。
弘扬佛教文化 传承鉴真精神 预科班 了然 佛曰:“夫三宝者,千生罕遇,万劫难逢。皈依者,福増无量;礼念者,罪灭河沙。譬如灵丹妙药,疗百病以蠲除。若以恳切至诚心,故无求而不应。”在公元一千二百多年前,幸逢大唐盛世,佛教在大唐时期也空前的兴盛。在扬州大明寺,有这样的一位大德,他发宏誓愿,东渡扶桑,传戒法于日本。正以这份恳切至诚心,云集大众,历经磨难,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历经坎坷,终于在第六次不顾双目失眠艰难的东渡成功。圆满心愿,完成了弘法的使命。他就是——鉴真大和尚。 鉴真大和尚——中国佛教律宗的代表性人物之一。18岁时,终南山律宗开山祖师道岸律师来江淮讲律。他得知鉴真大和尚勤奋好学、德行高尚且学识过人,特意破格为鉴真大和尚授菩萨戒并引荐在京城洛阳、长安一带参学深造。后来鉴真大和尚又到弘景律师的门下授具足戒并得到大师的赏识,收其为关门弟子。在这期间,鉴真大和尚参访了很多的名山丛林、大德高僧。不仅在律学上有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在建筑学和医学上也了解甚多。由于自己过人的悟性及对佛教经典如饥似渴的钻研,为后来的弘法奠基了良好的基础。 鉴真大和尚弘法一生谨遵佛制。慈悲平等、以戒为师,宁舍生命不舍戒律,如法的修持,度化了无量的众生。他发愿东渡就是体现了这种慈悲平等、法无国界的精神。当日僧想请鉴真大和尚弘法日本时,考虑到大和尚若以55岁高龄冒生命之险、受沧海波浪颠簸之苦,实在难以启齿。只能婉言恳请大和尚帮助推荐几位弟子东渡弘法,整顿戒律,光大圣教。大和尚见两位日本僧人如此恳切至诚,慈悲应允。但是弟子却无人应允。鉴真大和尚见状道:“佛祖为普度众生,从来就不畏风险,不惜身命。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弟子们知道师父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看到师父“将此身心奉日本”的精神,纷纷表示愿随师父东渡弘法。大和尚这样没有国界分别和自己亲自东渡弘法的举动让荣睿、普照大为感动,心悦而难以言表。 东渡的征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自然的、人为的种种磨难接踵而至。但是这时,鉴真大和尚以其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如来的智慧,带领东渡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更影响我最深的是鉴真大和尚咽生米开示众人的一节。几个月船在海上航行,所带的淡水早已荡然无存,唯一能够充饥的就是仅剩的生米。而生米嚼在嘴里卡在喉咙口,咽不下、吐不出难受之极。此刻大师为鼓励大家坚持住,他强打起精神站了起来,大口大口的嚼起生米。不仅如此,大和尚给大众开示说:“天竺无数高僧为了把佛法传到东土,他们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利他妄躯、苦而无憾。从而洗蒙悟俗,普度众生。……而在大海另一边的日本,也是一个与佛法有缘的国家,可是那里的僧众却无缘领受纯正的佛法和严格的戒律。他们的处境不就像眼前这片不见光明的汪洋大海吗?那些急需佛法的人们不就像现在我们急需有人来援救吗?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相信我们东渡弘法的大愿一定能够实现。”鉴真大和尚以自己的言行将口碑在众生的心中高高竖起,他对待每一个众生就如同父亲对待孩子一般。永远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屡次的失败,把暂时的失败看作是迈向成功的考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鉴真大和尚带领着四众弟子终于到达了弘法的彼岸——日本。在日本,鉴真大和尚担任讲授戒律和为日僧传授三坛大戒的重任。他团结日本僧众,排除各种阻力和打击,整顿戒律确立了三师七证正规受戒制度,最后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他和他的弟子们还带去了中国的医学文化、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为中日两国的传统友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鉴真大和尚正是有这种高瞻远瞩的思想和对弘法不畏艰险、百折不饶、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以团结僧团的力量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恳切至诚心而功德圆满的完成了东渡弘法的大愿!作为21世纪的我们,肩上的任务还很重很重。鉴真大德的精神将由我们来传承,佛陀的事业将由我们来光大。我们唯有当下在鉴真学院精进地学习佛法、探索佛法、运用佛法,为未来弘扬佛教文化做准备。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的实际行动来把鉴真大德的精神传播给世间的芸芸众生,把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传播于世。以戒为师,依律修行。提倡人间佛教,构建和谐社会,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深信:只要信仰恳切至诚,佛陀必定护佑,佛教将更兴盛,国运将更昌隆!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实际上谈了我们弘扬鉴真大师的精神的三个方面:一是刻苦好学的精神;二是慈悲平等,法无国界的精神;三是百折不挠,不畏艰险的精神。这个基本上已经点出,但是没有明晰的点出。同时,如果这篇文章还能在弘扬鉴真精神上多充实些,那就更丰富了。
学习鉴真重信守义、和合共进的和谐精神 本二班 仁安 鉴真大师一生具有传奇色彩,是一位值得永远纪念的人。鉴真大师的精神已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当今时代渐渐深入人心。 盛唐时期日本受中国影响,大力倡导佛教,他们仿照唐朝修建佛寺。日本政府还决定派荣睿和普照两位年轻的僧徒到中国学习讲学并打算聘请中国高僧去日本传授戒律,此时鉴真大师德高望重,于是被二人邀请去日本授戒,通过千辛万苦,经历六次东渡终于抵达日本,开始其十年的传戒授教。六渡期间所表现的精神为世人所折服。 鉴真大师以普度众生为动力,以慈悲喜舍为愿力,以勇猛精进为助力,不仅将佛法送到日本,还将我国盛唐时代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文学、印刷、医药等文化和科学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被日本人民誉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医药的始祖、文化的恩人。 鉴真精神犹如一盏永不明灭的灯,始终引导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找到正确的航线。它让我们看到希望,让我们的心得到安住。 大师慈旨契圆空,远迈传灯照海东。度物竹筹盈石室,散流佛戒绍遗踪。化毕分身归净国,娑婆谁复为验龙! 鉴真精神是传播文明、何惜生命的献身精神,是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执着精神,是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是突破俗念、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是努力弘法、普济众生的无私精神。正如季建业市长所说的鉴真六个精神贯穿了六次东渡的全过程,其中令我最敬重的是重信守义、和合共进的和谐精神。 先成人,再成才。古语有云:人无信而不立,古人即有一诺千金的信义,作为我们的导师、鉴真大师为人师表,是我们做人诚信的榜样。只为一句:“是为法事者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的宏愿,决心将一生奉献在弘法事业上,答应了荣睿、普照的诚心邀请,鉴真大师也以诚信答复他们,不管是官府阻挠、浪击船沉还是僧团护田,鉴真大师都有一种正信,一种诚信的信念,一心只想东渡成功,广授戒律,正因为如此才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传播文明的精神,而最重要的是和合共进的和谐精神,东渡是一项集体活动,鉴真大师也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如此大的事情,这就需要集体的力量众缘和合事情才能发展,才能成功,东渡前的准备,买船、设计航线、粮食、法器的运输等都需要人力,在与日本僧人的相处中,当受到官府阻挠时,日本僧人被抓,鉴真大师心急如焚,想方设法营救他们,当他们生病时,鉴真大师不辞辛劳为他们看病,几次与日本僧人失散时,大师也曾默默地流泪过,我想这也是和合共进的一个侧面写照吧!鉴真大师与僧徒们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相依为命、并肩拼搏,是成功弘法的有利条件。 大师一生倡导的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是和谐的典范。在社会行为中,是有纪律而且合作的,即是“身和同住”。而且,从“身和同住”出发,我们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只有和自然“和谐”,才能共存与获益。“和谐社会”表现在语言文字层面,是诚实、正确,充满和谐友谊的,即“口和无诤”。所以,“和谐社会”的文化必须是“无诤”的文化,传播世间的真、善、美,使人能够积极向善、向上,引导人们趋向宁静、平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社会的共同目标,这是“意和同悦”的表现。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对“和谐社会”心生向往,因此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全社会共同奉献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所以,宗教界人士必须自觉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加强自身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和谐社会”必须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戒和同修”是律治的精神所在。“佛在僧数”说明律治意义上的平等,对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同样具有法律约束意义,否则必影响到大众的团结。而且,从佛教的戒律变化与更新,从印度的戒律到中国的清规,这是佛教中国化最外层的表现,可以看出行为规范的更新。同时,从戒律的止持与作持来看,行为规范不仅是一种消极地遵守,更应该积极地去从事种种善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和谐社会”必须是利益均衡的社会,“利和同均”是财富分配的原则。在一个集团或社会中,必须防范人性的堕落与过于自私,必须对利益作出适当的调剂、节制。不但如此,更要提倡“布施”,即慈善救济的慈悲精神,扶危济贫、互相救助,使困难、弱势群体得到帮助。“和谐社会”必须有“公共精神”的提倡,“见和同解”是“团体精神”或“公共精神”的呼吁。一个团体或社会,虽然其成员的思想各有差异,从事不同的社会活动,但是必须有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和团体精神,才能保证团体的生命力与社会的动态的稳定性。人间佛教的发展需要佛教,推而广之,社会的发展也需要这种精神,当然以鉴真大师为媒介,发展中日世代友好关系也需要和谐。 上德从迁化,余灯欲断风。招提禅草歇,戒院觉花空。 生死悲含恨,真如欢岂穷。惟是常修者,无处不遗漏。 这是鉴真精神的历史见证,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鉴真精神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以此来养活我们卑微的生命。 末法时期迫切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也是人间佛教发展的方向,是我们学佛人士的中流柱。在当今末法时期,弘扬鉴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当然,弘法大事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建立鉴真学院的初衷也就是如此,是弘扬鉴真精神的重要措施。 作为鉴真大师的传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鉴真精神矢志不渝的传承下去。现在我们拥有了学习的平台,我们应该把握今生这次难得的机会,以鉴真大和尚为导师,以鉴真精神为动力,正信精进,努力使自己成为既精通佛法有传统文化素养,又具有当代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现代化佛教人才。正如佛所说:“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即为如来常在不灭。亦如一灯燃千百灯,冥者皆明明不绝。”让鉴真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教师点评: 文章文字不多,但是论述清楚,论点集中,而且文字优美,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如果将鉴真六合共进的精神再详细论述,文章就比较合理了。
学 习 鉴 真 精 神 心 得 本二班 继戒 《鉴真东渡》是一部反映中日友好的大戏;也是反映唐朝鉴真大师克服困难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精神;更是当年饰唐玄奘的迟重瑞,在人物塑造上升华了自我,用“超凡脱俗”来形容也不为过。作为佛教居士的他,多年来对佛法的研习、社会阅历的积累,成功的饰了鉴真大师的电视剧形象。从这部电视剧可以看出,当代佛教的发展和宗教政策的落实情况在过去佛教题材电视剧是很难登陆荧屏的。这不得不说是一大突破。 唐鉴真大师,是中国唐代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他东渡到日本后,将中华文明播撒在日本那份热土上,和日本弟子荣睿、普照建立了生死友情。大师六次东渡,五次失败,但东渡弘法的意志仍然矢志不渝,可敬可佩。圆寂后,被日本百姓赞誉为“盲圣”、“医学祖师”、“律宗高祖”等,都体现出日本百姓和佛教界对鉴真大师的崇敬。迟重瑞的经典演绎,更能让观众清晰的了解历史,认识这位历经沧桑、矢志不渝、东渡传法的一代高僧。希望朋友们有机会再回头看看这部经典之作——《鉴真东渡》,想必会有意外收获,给予自己精神 鼓舞和震撼。 这部作品给我的震撼是全方位的,我以思想脉动的感觉,梳理思绪,罗列感想数条,希望能辞达其意,表露心迹。 作品立意高远,以历史影像透视中日两国的关系,让人感慨无限。中日两国关系由来已久。当时的唐朝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强盛的姿态,博大的胸襟,繁荣的生活,举世的文明,无一不是周边邻国,乃至世界更广范围的帝王使节所认同和仰慕的。作为当时的日本,仍未脱离其原始蒙昧的印记,迫切希望完成封建进程,经历变革走向强盛。国君希望将佛教作为振兴国家的重要举措,连续多年派遣大量遣唐使入住大唐,表现了其自明谦卑的姿态。令人可敬的是无数虔诚的佛僧远涉大洋来到唐土,静心学法,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并渴望完成举荐高僧赴日的梦想。其于情于理都令人钦佩。历史与现实一旦相连接,让人无法回首!这个美好的开端在几百年之后,中日关系却时有不和谐,因而,这才更显重温大师精神,弘扬大师精神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当然也更进一步说明大师精神的可贵。 佛理深远,馈赠千年。佛性乃纯洁完美之人性,佛理乃真理和规律之母身。佛理其实是人间的宗教,人心向佛,其实是人心向善的渴望。戒、定、慧三层次心智发展既是认知的规律,也是思维的内在发展要求。佛理和迷信是不同的,若将佛教神秘化,就与迷信没有什么两样。整个作品唯实求真,令人信服。 《鉴真东渡》所展现的鉴真大师终生致力弘扬的律法,对人的内心向善、道德自律都有启迪意义。人应当有所戒,必要的自戒是人走向文明、走向幸福的一条通道。人而无戒,欲海无边,欲壑难填,精神就无所栖居。戒,就是岸,就是向善,就是信仰。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尤其是在今天红尘滚滚、物欲滔天的世界,看这个电视剧,看鉴真大师的境界,真有如遇甘霖之感,心灵得到一种滋润和净化。人应当学会自戒,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问心无愧,这是人的精神世界求得和谐的前提。失戒妄为,无所顾忌,只能导致人与人的不和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与幸福擦肩而过。 成功启示。鉴真和尚以深厚的学养德行演绎了佛教崇尚的精神境界。面对困难,永远积极,将暂时的失败看作是迈向成功的考验和劫难,做到心平气和地接受,以超然的理性觉知寻找成功的出口。坚持原则和宽恕渡人共存,能最好地把握事物的分寸,了知人性的深处,永远忠于承诺,有求必应,把目标当作使命,以宽广的胸怀平和地对待所有众生。这不仅在当时是超越时空的远见卓识,就在今天仍然是令人崇敬的美德啊!高僧鉴真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和完美的个性。他是一个真正的领导人,将口碑在人们心中高高竖起。他对待弟子如同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深切而感人,如春风化雨般顺其物理,让人得以领悟为师的心境和品德。最难能可贵的是鉴真和尚对待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平和姿态,那真是只有大德大慧的人才能做到的啊! 谨以后学的微末身份对鉴真和尚致以崇高的敬意;以受益者的身份对剧组人员表达真挚的谢意!
教师点评: 文章有观有感,详略得当,布局也比较合理。在观点上,作者能联系实际,有自己的见解,是值得嘉许的。语言上也比较流畅。是一篇较为不错的观感文章。
浅论鉴真东渡传戒的成功与否 本二班 澄信 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已经有1200多年了。我作为鉴真学院的学僧深感荣幸,继承大师推进中日文化交流的遗愿,是每个鉴真学院学僧的责任,义务。这也正是我选择学习日语的原因之一。但我们敬佩、尊重大师就应该对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我希望通过以下的论证,来说明戒律在佛教中的重要性,以及大师的东渡传戒到底有没有成功。 佛陀在成道后最初十二年并没有制定戒律,因为当时的僧人大多是好心出家,但随着佛教的发展出家人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人都进入佛教,龙蛇混杂中造成了各种负面的影响。于是佛陀便随缘制戒,才有了戒律. 戒是禁止的意思,律是应该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华严经》说:“戒是无上菩提本。”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戒律的尊严。在家有三皈五戒、八戒斋戒,出家有沙弥戒、比丘戒乃至菩萨戒,否则便不算是真正的佛弟子。甚至佛也要受千佛大戒才能成佛。佛所说戒定慧无漏三学,根据律宗的判教,戒属于制门,定慧属于化门。制是制止的意思,化就是教化众生的方法,而化门中的慧是一切修行的正确方法,而戒正是保证我们如法修行的准则。戒律就是用来对治我们凡夫人性的弱点,不停地提醒我们,寂静涅槃才是人生最高的追求。佛陀在拘尸那拉城将要入灭时,阿难问佛陀;“佛灭后,以何为师?”佛答:“我涅槃后,应以戒为师。”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优波离尊便是以持戒闻名,经常受到佛陀的赞叹,并在第一次结集中诵律。《十诵律》中云:“诸比丘废学毗尼,便读诵俢多罗、阿毗昙,世尊种种诃责,乃至犹由毗尼,佛法住世等。”因为根据佛制比丘,出家人刚发心出家后要五年学戒,不离依止,有依止师进行学习,所以说学戒是每个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以上的经文就是说出家后不学戒,直接开始学习经、论,以后就会造成对律的轻视,佛陀对以上的行为多有批评,有了毗尼,有了淸净的僧团,佛法才能住世。因此佛陀规定学习佛法要从学戒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以戒生定,由定生慧,直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当然并不是说佛法的一切完全等同于戒,学戒、持戒的同时也应配合正见的指导,否则就会执着于戒相,戒变成了一种单纯的人天善法,戒就会障碍我们成就无上圣道。所以说如果人人正确地学戒、持戒,佛教必然兴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戒律在佛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佛教的僧人不仅应该学戒,更应该持戒,这是续佛慧命,令正法久住的关键所在。 佛教自公元六世纪中叶传入日本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大化改新后,日本朝廷把佛教作为“护国平安”的精神支柱,积极地推广和护持佛教。以期望通过佛教使国家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加强天皇的统治地位巩固政权。因此当时的日本朝廷便给予僧侣很多的特权;比如僧人可以不纳税,不服徭役……虽然在日本朝廷的支持下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佛教界的戒律十分的松驰。根据佛教戒律的受持方法一共有三种:一是在诸佛菩萨现前受为上品,二是菩萨比丘教诫受为中品;三是千里之内无师自受。所以当时很多僧人人不依法岀家,随便剃个头,披上僧衣,便以岀家人自居,以此避赋税这其实便是“贼住”。那些俗人一下就成了出家人,道俗无别,是对佛法的破坏,不利于佛教的发展和国家的管理。因此才有了荣睿和普照的入唐求法。 “唐朝时期,中国文化兴盛,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文化和技术各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因此周围国家都派遣使节、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荣睿和普照两名年轻僧人,带着日本亲王之使命赴唐,慕名来到扬州,拜谒德高望重的鉴真大师,鉴真认为日本是兴隆佛法的有缘之地,决定率祥彦等众弟子东渡.正待启航时,随行的僧徒中出现不和,如海诬告日僧勾结海盗, 官衙将荣睿等人拘捕,第一次东渡失败。随后,鉴真揭榜治好了岭南道采访使母亲的病,得到一艘军船,准备了大批物资,在一个月明之夜从扬州悄悄开航,却不幸触礁沉船,在荒岛上忍饥挨饿度过了八天八夜,第二次东渡失败。随后鉴真又觅船东渡,其大弟子灵佑不忍恩师年迈渡海,便发动僧众请官府阻留,官差将鉴真一行截获并押解回扬州,软禁在寺中。为避风头,荣睿和普照移居他乡,三年后二人再赴扬州与鉴真汇合,再次秘密出海东渡。此行遭遇狂风怒涛,再次受挫。鉴真因苦心焦虑患了眼疾,双目失明。弟子荣睿、详彦均因病在途中去世,普照也黯然离开了。在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下,鉴真以“不遂本愿,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又回扬州作第六次东渡的准备。公元753年,日本天皇派遣唐使正式提出礼请鉴真赴日本弘法。唐玄宗恩准,但又建议他们再邀两位道士同行。大使们担心请道士回去日本天皇会怪罪,便私下前去扬州拜谒,请大师一起东渡。66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鉴真携其弟子搭上了遣唐使船,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奈良。鉴真在日本建起第一个戒坛,双目失明的鉴真为天皇、皇后和皇太子等人登坛授戒。鉴真一行传播佛教律宗文化鉴真在东大寺设立戒坛院,主持授戒仪式要经过三师七证,这是日本佛教不曾有过的,从鉴真东渡以后始形成定制。鉴真在奈良设计创建的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佛教徒的最高学府,被日本人民看作艺术明珠,佛教文化在日本盛行一时。” 从以上来看鉴真东渡为日本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鉴真以及随行的东渡人员不仅为日本带去了佛教的戒律,而且在建筑、雕刻、医学、文学、印刷等方面的建树和影响也极为显著,尤其是为发展中日文化交流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如果结合现在日本佛教的现状来看鉴真东渡却又是失败的。 其实戒律的传播不论是在古代或是现代;不论是在中国或是日本;不论佛陀有没有入灭,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一是因为律本繁多难以综合,戒相的条文繁杂,过于刻板,难于记住;二是因为学戒弘戒,必须持戒;三是因为中国的环境不崇律学,甚至会把弘戒的律师当怪物看,极不利于戒律的传播。鉴真在设立戒坛的同时,积极弘扬律学,四方僧众都慕名而来,当时日本的僧人都以能够受鉴真大师的戒为荣。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从此已来,日本律仪渐渐严整。师师相传,遍于寰中。如佛所言‘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即为如来常住不灭。’亦如一灯燃百千灯,瞑者皆明,明明不绝。” 鉴真东渡之前,日本就仿照唐朝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僧官制度,处理一切和僧尼有关的事务。鉴真东渡后,受命于天皇掌管全国僧众的授戒、教育、训练……实质上日本原有的一套僧官系统成为了执行机构。必定会引起旧势力的反对。在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声中不得已辞去大僧都的职务。鉴真东渡日本传戒本是一件对日本佛教有益的事,但日本旧派僧人却把他当做仇人,可见戒律的弘扬是多么的困难。圣严法师的《日本佛教史》说:“平安时代的初期,由鉴真所传的南都(日本史上以平城京为中心称奈良为南都)律宗,尚保持其传承,平安中期之后,法脉遂告中绝。其原因有二:一为僧风之颓废,一为受了比睿山大乘戒坛之兴的影响。”可见鉴真东渡创立的传戒制度只是在一段时间内规范了日本的戒律。平安时代,皇室和贵族与佛教的关系密切,最澄和空海都深受当时天皇的信仰,此外历代的天皇也有很多出家,也因此也建了一些寺院,例如:醍醐寺、法成寺、平等院等。正因如此皇室及贵族都以出家为高贵,凡是出家的僧人,其身份和待遇,也就等同于贵族了。所以史学家称平安时代的佛教为贵族佛教。贵族出家最初是因为信仰,但后来因享有特权,依赖富裕的寺产,凭借俗家势力,得以选任为僧官。形成了贵族寺主的世袭门迹制度,出家成了俗家生活的延续。由于寺院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以及信仰、门户之见,诉诸武力,形成了武装僧侣,即僧兵。更有甚者干涉世俗权力,连当时的日本朝廷也无可奈何。正是由于寺院僧侣生活世俗化,以及僧兵的斗争不断。所以天台宗的最澄提出:“天台宗是大乘圆教,那么本宗的僧人就不必受小乘的戒法(注:《四分律》虽是大乘律宗依据的经典,但实际上是从《昙无德部》来的)。”因此,最澄发愿舍弃小乘二百五十戒,创立“纯大乘菩萨圆顿戒。”佛陀说法因众生的根器不同而随机宣扬,而佛陀制定戒律乃是为了帮助众生更好地解脱。而最澄的所谓“纯大乘菩萨圆顿戒,”实质上是对佛陀戒律价值的否定,是对大乘戒律的错误认识。声闻乘的比丘戒与菩萨乘的菩萨戒在通往涅槃的作用上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此外,亲鸾是日本净土真宗的创始人,他提倡“无戒之戒”,主张僧人可以娶妻、食肉,并且自己娶了惠心比丘尼一起生活在寺庙中,这是日本僧人公开娶妻之始。这些行为不仅从大乘的角度来看是错误的,即使从小乘的角度看也是错误的。因为在佛教中不论是南传北传、大乘小乘,都要尊守最基本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况且大乘戒通用的《梵网经》菩萨戒本中的“十重四十八轻戒” 有淫戒、不食肉戒、不饮酒戒,而现在的日本僧人蓄妻生子、饮酒食肉,这些都是不如法的行为都属于违犯大乘戒律,甚至日本净士真宗的僧人头都不剃,与俗人无异,连出家相都懒得现了。在《中阿含经》说:“犯戒有五衰,一、求财不逐;二、设得衰耗;三、众爱不敬;四、恶名流布;五、死入地狱。”这些都清楚地说明了犯戒的过失。另外在《阿难七梦经》中阿难尊者做了七个梦,其中有一个是梦见比丘掉入粪坑,而白衣踩着比丘的头往上。这就说明如果僧人不守戒律,便会堕入三恶道,而如果在家人行世间的善法也一样可以获得天人的福报!在佛教中如果一位比丘犯了淫戒,那么他就将自动失去在僧团中生活、修行的权力,应该立即驱逐出僧团。虽然可以通过羯磨,来举罪忏悔,消除自己的罪障,但依然改变不了他犯戒的事实,这是无可争议的。所以说一个僧人口口声称自己是大乘僧人,但行办为上却连小乘都不如,那还算得上是大乘人吗?那只能是妄称而已,是为大大的“贼住”。其实亲鸾的“恶人正机” 是基于认为众生业障深重不可救拔,恶人正是阿弥陀佛拯救的对象,所以我们要生大忏悔心,一心念佛求解脱。而不是舍弃所有的戒律,那就走了邪道。要知道戒、定、慧三学中,由戒生定,如果没有定力,那再怎么念佛也没用。“无戒之戒” 只是亲鸾一种独特的知见,要看受戒者的根基如何,并不能随意推广。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政府规定僧人是一种职业,出家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僧人不再是一名神圣的宗教者,日本佛教成了丧葬之教,管理着全国的丧葬。佛教界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难,所幸幕府时代的“檀家” 制度保留下来了。即便如此各个寺庙为了缓解财政困难,积极兴办各种附属的托人所、学校、工厂,僧人也兼人其它的世俗工作。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授戒、守戒,成了一种形式,没有了真正的内涵。戒在哪里? 综上所述,可以说从鉴真东渡的行为来看,鉴真经过六次艰难渡海的过程,终于扺达日本可以说是成功的,鉴真大师“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 的精神当然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从鉴真大师东渡传戒的结果来看可以说是失败的,鉴真大师所传的戒律在今天的日本已经不存在了,大师东渡所带去的最重的戒律,却恰恰被抛弃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令人惋惜的事。但是,这一点都不会影响鉴真大师在日本民众中的地位,大师永远是“日本文化的恩人” “中日友好交流的使者。”同样这对于我们中国佛教也有很好的警示作用,真正的佛法不是在于建大庙、塑大佛、比大、比高、比奢华,而应从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中去寻找。佛法有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现在我们正处于末法时代,更应学戒、持戒,担负起弘扬正法,净化社会的责任。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立意很好,思路也不错,一是谈戒学在佛教的重要性,二是谈鉴真东渡传戒的必要性,也就是日本佛教戒学废弛的状况;下面的思路就是我建议。有几个建议:一、鉴真六次东渡可以一句话带过;二、戒学在日本的废弛状况要有史料的引证;三、鉴真在日本传戒的基本状况要谈,特别是先盛后衰的史实;四、论述鉴真戒学在日本衰落的原因及其危害;五、结语部分是最后一段。
弘扬鉴真精神 本三班 宗琦 当今社会时代商品经济飞快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淡漠。然而,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中应自强、自立,不断改善自己,完善自我,把握时代脉搏,学习和弘扬鉴真精神,以勇于奉献、帮助他人为己任,去弘扬佛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学习鉴真精神。学习鉴真大和尚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弘法精神。鉴真大和尚六次东渡,前五次频频遭挫,受尽风涛之险、牢狱之灾、饥渴之苦,历经劫难而毫不气馁,九死一生而从不后悔。即使是在爱徒病死、双目失明、自己年迈的情况下,仍然不言退缩、不惧艰险,毅然东渡。大师这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我们克服困难开创事业、实现目标的动力所在。激励我们后人为继续推进中日友好而不懈努力;激励我们的后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是处在顺境或是逆境我们都要发扬鉴真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饶,顽强奋斗。 弘扬鉴真精神,就是要有一种以普济众生、自度度人的奉献精神。鉴真大和尚以普度众生为己任,践行“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的诺言,舍生忘死。在日本十年,开创律宗道统,使“慈悲为本、普度众生、兼济天下、和合共生”的佛教经义深入人心,引导人们“积德行善、乐善好施”、“内外兼修、淡泊名利”,点化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众生平等、慈航普渡”,被日本人民称为“律宗始祖”。大师穷毕生精力践行的佛教义理,体现了佛教普济众生的博大胸怀,对于当代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讲睦修德、仁者爱人有着重大借鉴意义。然而,作为当代的我们不应去刻意追求外在的所谓名利,而应去寻求内在的自在,以“慈悲为本、普度众生、兼济天下、和合共生”的鉴真精神为指导,以发扬这种精神为己任,使自己的主观能动力得到最大提高,生命价值得到最大提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众生。 弘扬鉴真精神,就是要有一种以慈悲为怀、传播文明的大爱精神。鉴真东渡,不仅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佛教义理,而且带来了中国盛唐文化的精华——绘画、书法、雕塑、医药、工艺、印刷、建筑等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的广泛交流,成为日本人民心目中的“文化恩人”。鉴真大和尚以乐善喜舍为愿力,广播佛法、慈悲奉献人间大爱,既通过佛教传播引导人们迁化向善,又通过促进经济、社会、文化交流造福众生。鉴真大和尚这种不分国界、不唯种族的无私大爱,值得当今世界国际社会之间广为弘扬。 弘扬鉴真精神,就是要有一种以重信守义、和合共进的和谐精神。鉴真东渡,为受托传法的佛缘而来,为一诺千金的信义而来,为普济天下的志向而来。鉴真大和尚与日本僧荣睿、曾照在东渡过程中结下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相依为命、并肩拼搏的情谊,是中日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集中体现。大和尚他倾一生心力,倡导“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口和无诤、身和同住、戒和同修、意和同悦”,惠及当世,泽被千载,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为世界各国和谐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迪。我们作为后代子孙,更应该把他老人家的光辉思想更好的传播开来,继承和发扬光大,造福于千秋万代。 最后,以郭沫若先生作的一首诗词来表达我对鉴真大师的无限崇敬——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教师点评: 文章条理基本上是清楚的,语言也还不错,基本上可以用了。
学习和弘扬鉴真精神 本三班 智妙 鉴真大师在中国佛教界的地位是赫赫有名的,是江淮地区有名的传戒大师。他不但通晓天台、律宗等佛学教理,还懂得建筑、医药等方面的知识。他为中日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书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作为鉴真传人的我,不仅被鉴真大师那种为把大唐文化传播到日本,不畏艰辛的精神所折服,而且被他为宣扬佛法永不放弃的信念所震撼。学习鉴真精神,不管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以及在弘扬佛法的道路上,当我们遇到了险阻就应该以“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作为我们人生的准绳,敢于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去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做鉴真的传人。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人们被物质的表相所迷惑,往往为了一已私欲,不惜破坏自然生态。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相互间勾心斗角,只图自我过得好、不管他人怎么样,更不用提“为别人能作出什么贡献”,“能为这个国家能奉献出什么”。记得美国一位前总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不要去要求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首先你为这个国家贡献了什么?”是啊,人往往是要求别人对自己怎么样,但你又为别人带去了什么呢,让别人受益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很有必要重拾起鉴真精神,他不仅属于个人,更属于每一个国人,因为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他的精神就是大乘佛教所提倡的菩萨精神----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了芸芸众生得到安乐,自己不管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罪,都愿意去做。所以,鉴真精神作为我们今天学习的楷模,我们要学习鉴真大师的奉献精神,把鉴真精神弘扬到世界各地,以净化人心。 学习鉴真大师的为法奉献精神。何为奉献精神?谈到奉献二字,人人都知道,但将其系为一个人此生的人生目标,又有几个人能读懂它的真实含义呢?奉献这词含义很广,我们用于佛教上面, 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能帮助别人破除烦恼,能帮助别人改变困状。我们应该抱着“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的献身精神去改变每一个人错误的生活方式,对大众讲解人生无常之苦,脱离无明之惑,证得无上菩提。在这弘法的路上坚定自己信念,勇往直前,奉献自己的青春,为正法献身。鉴真大师六渡扶桑,五次失败,每一次所承受打击,又有几人能真的读懂而深有体会?爱徒的病逝,眼睛积劳成瞎,朝廷对其限制等等,这些都无法撼动其东渡传法的决心,此乃大菩萨为法奉献之精神。曾记得中国近代高僧弘一法师自号为“二一老人”,此名意味深长。源自于古诗中“一事无成人渐老”及清初吴梅村临终绝命词中“一钱不值何消说”,取此两句诗首字而自号。作为一代律宗泰斗,修行境界已臻圆满,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高僧尚且如此自谦,我更汗颜无比。“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若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修行道场是在社会人间。我愿效仿高僧大德的“深深海底行”,去追求那份“高高山顶立”,以无所挂碍的安详心态,“将此身心奉尘刹”,做一个无为、无诤的修道人。学习鉴真精神,让每个人皆活在当下之责任义务、般若法喜中,散发出生命的光与热。做到以弘法为事业、利生为己任,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即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弘扬并发扬光大鉴真精神。经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惟入地狱,且常住地狱;不惟常住地狱,而且庄严地狱。”本着弘扬鉴真精神,舍生忘我的精神,继承鉴真衣钵,发扬鉴真精神的优良传统 , 上报 “众生恩、 父母恩、 国土恩 、三宝恩” ,把世界的每一片角落都建成人间净土, 令诸众生常得安乐 。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的路很长,未来的我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不管路途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折坎坷,为了佛教事业,作为鉴真传人的我们应以鉴真大师为榜样,时刻铭记着他的精神,为国家、社会以及佛教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将鉴真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教师点评: 文章先谈了为什么要学习鉴真精神,接着谈了学大师精神的哪些方面和怎么样学的问题,思路是清晰的,结构也是完整的。语言也较为流畅,是篇不错的文章。
看“鉴真东渡” 悟鉴真精神 预科班 道仁 大明寺位于扬州市平山路,是一个古色古香年代久远的寺院。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的美丽,而与它相邻的则是一所以鉴真命名的佛学院。众所周知,大明寺曾出了一个高僧,他就是鉴真。鉴真佛教学院就是一传承鉴真精神而修建的。 鉴真,扬州人,从小立志弘法立生,而后游历四方学习佛法,普度众生。医学、建筑更是博古通今,他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授戒师。只因梦见日本是一个跟佛法有缘的国家,便立誓东渡日本弘法,而且当时的日本僧人无视僧规,“自度”的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僧团纪律散慢。大师六次东渡,五次冒风涛之险、牢狱之灾、饥饿之苦,历经劫难而毫不气馁,九死一生而从不后悔,即使是在双目失明、爱徒病死,自己也年届66岁的情况下,仍不言退缩,不惧艰险,毅然东渡。大师这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我们克服困难开创新的事业实现新目标的动力所在。 大师以普度众生为己任,践行“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的诺言,舍生而忘死。在日本十年,开创律宗道统,是“慈悲为本、普度众生、兼济天下、和合共生”的佛教经义深入人心,引导人们“积德行善、乐善好施”、“内外兼修、淡泊名利“。被日本人民称为“律宗始祖”.大师穷毕生精力推行的佛教义理,体现了佛教普济众生的博大胸怀,对于当代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仁者爱人,讲睦修德有着重大借鉴意义。 鉴真东渡是僧团的形式,用集体的力量,把先进的中国文明,介绍到日本去,使日本文化获得助益,加速发展。鉴真的活动顺应日本历史发展的要求,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加深了中日两国的友谊。 中日文化关系的悠久深厚,在人类历史上是少有的。这里面鉴真和尚功不可没,因而成为中日友好史上一位可敬的人物。正如赵朴初前辈在《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中所说:“魏晋以来,中日人民互助友好之宿愿,乃得以圆满实现,自是厥后,两国文明,互助交流,繁荣滋大的双星并耀于东亚之太空者,垂千余年。大师辛勤辟创之遗泽,岂唯百世不斩而已哉?”鉴真在一千二百年前的种种困难下,为中日友好做了有益的工作,我们今天难道不应该抱有更大的雄心壮志?我们纪念鉴真,就要继承和发扬中日两国两千年的传统友谊,使它在世界历史的新情况下,开出更加鲜艳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教师点评: 文章基本上循着作者对鉴真精神体悟进行结构的,思路较为顺畅,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如果文字再稍微凝练些,结尾再有力些,就更好了。
学鉴真精神 做鉴真传人 本二班 悟了 鉴真大和尚是诞生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矿世奇才,是“慧灯无尽,法云永垂”的法门之雄,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七、八世纪的中国即盛唐时代,阶级矛盾比较缓和,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和技术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因此邻国日本派遣使者来中国学习,邀请鉴真大和尚去日本传授戒律,公元743年至753年,鉴真和尚前后六次东渡扶桑终获成功,成为传播中日友谊弘扬中华文明的一代宗师。一千二百五十多年后,作为鉴真学院的一名学生,更应该学习鉴真精神,弘扬鉴真精神,做好出家人,做好鉴真传人。鉴真精神是什么,我们怎样做好鉴真传人呢?通过在鉴真学院的学习,我找到了答案。 一、弘扬鉴真东渡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 鉴真是应日方邀请而东渡的。公元733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到中国,使团中的荣睿、普照等留学僧人受日本圣武天皇之命,到扬州大明寺恳请鉴真委派一名高僧赴日传戒弘法。但鉴真的弟子都惧怕东渡惹来天灾人祸,大和尚明知受邀日本弘法有危险,却立言铮铮地说“是为大法事者,何惜生命。”寥寥数语,铿锵有力,大和尚置生死于度外,义无返故地准备船只和粮食经书,毅然决定东渡,虽然经历了如海的诬告,风浪击破船漂流至海南岛的灾难,五次东渡计划都失败,日僧荣睿,弟子祥彦病死于道中,自己也双目失明,他的弘法大愿没有改变,显示出大和尚重于承诺,意志坚强,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的崇高人格力量,金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大德高行,对中外僧俗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讲律受戒,造寺塑像,可以记清数量,唯独大和尚的奉佛宏法的人格精神是‘无尽藏’的,表达了鉴真为弘扬佛法而不惜献身的坚定决心。为了这千金一诺,从公元743年至753年,十年间鉴真六次东渡,历经磨难,丝毫不亚于玄奘赴西天取经之艰辛。这充分体现了鉴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伟丈夫风范和诚实守信的高尚道德情操。 二、弘扬鉴真东渡传播文明的开拓精神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至唐朝时期已是世界强国之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很繁荣,引来世界很多国家争相学习仿效,仅日本就先后派出十几批遣唐使团赴中学习,其中日使阿倍仲麻吕(中国名晁衡)尤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哭晁卿衡》一诗而闻名于世。文明是没有国界的,为使中国发达的文明传播于世界,鉴真和尚敢于冲破世俗的封锁,以普度众生为动力,以慈悲喜拾为愿力,以勇猛精进为助力,携带我国先进的佛教、建筑、雕塑、书画、医药等文明成果到达异国日本,在东瀛传律受戒、建唐招提寺、用“干漆法”塑佛像、推广中国的书画艺术和医药知识等,为日本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日本人民誉为律宗的开山祖,医药始祖,文化恩人,受到日本上下的一致拥爱,成为增进中日人民友谊的一代先驱。2008年5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日本时,向奈良县赠送了鉴真塑像,向当年鉴真亲手设计建造的唐招提寺赠送了刻有“友谊之舟”四字的鉴真东渡船模型,缅怀鉴真为传播中华文明、增进中日友谊作出的杰出贡献。 三、弘扬鉴真东渡百折不挠的执著精神 鉴真第一次东渡一切准备都已停当,正待束装上船,随侍弟子中个别的人发生了诤论,诬吿到当地政府,牵涉所及,把整个东渡计划完全打破。但鉴真的壮志雄心没有动摇,继续积极筹划第二次东渡,组成门下弟子十七人,加上水手十八人,各种工艺师与随从人员一百八十人的东渡弘法团。这真是了不起的大规模的史前无例的出国弘法团。哪知船离海岸不远,便遇上大风,船被打漏;不得已泊岸修理一月,再度扬帆,船到宁波舟山洋面,又碰上更大的风浪,船触崄岸折断,人与物资尽落水中,幸属浅滩,没有造成死亡。这样接二连三的失败,没有动摇真东渡的信心。就在宁波阿育王寺又进行第四次东渡计划,又遇上更大的人事上的折挫而遭到第四次的失败,被迫而归扬州。天宝七年六月,鉴真六十一岁,又组成了第五次东渡之行,无情的狂风怒涛不断的向鉴真袭击,最后把船狂吹到海南岛的西南端的振州海岸边。这里,是当时中原文化尚未到达的国境海岸线,由于鉴真的德力与唐皇的声威,化险为夷,平安地踏上雷州半岛,间道于广东、广西而入江西,转南京而回扬州。 鉴真东渡前后共有六次,前五次都因天灾人祸而失败,特别是第五次的失败还导致了鉴真双目失明,为东渡更添了一道障碍。但鉴真去日本传戒弘法的决心依然十分坚定,在公元753年冲破重重阻力第六次在张家港市古黄泗浦东渡日本终获成功。鉴真这种百折不挠、不达东渡目的决不罢休的执著精神,对于今天我们出家学佛的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弘扬鉴真东渡以戒为师的持戒精神 在鉴真到日本之前,日本基本没有授戒制度。即便有,也是小规模的,并且极不正规,程度参差,也不统一。鉴真去日本后,改变了不能按照戒律如法授戒的局面,为日本在一定时期控制僧尼人数,为佛教保持正常有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并在都城奈良的东大寺设立戒坛.以天皇教授“传灯大法师”位向当时的圣武太上皇、孝谦天皇等皇族授菩萨戒,又为沙弥澄修等四百余人授戒,有多位日本高僧弃旧戒而重受具足戒,这是日本佛教史上正规授戒的开始。此后的日本僧尼严格按照‘三师七证’的制度受具足戒。 鉴真弘扬的律法对人心向善,道德自律都有启迪意义,人应当有所戒,必要的自戒是人走向文明幸福道路的一条通道,人而无戒,欲海无边,欲壑难填,精神就无所栖居,尤其当今是红尘滚滚物欲滔天的世界,鉴真大师弘扬的戒律有如甘露之感,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人应当学会自戒,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问心无愧,这是人的精神世界求得和谐的前提,失戒妄为无所顾忌,只能导致人与自然不和谐,人与人的不和谐,人与幸福的擦肩而过。对于出家人来说,人格是根本,僧格是核心,国格是关键,在三者中人格是僧格的基础,而戒法是僧格的根本,太虚大师讲:‘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佛教’人如何成呢?从心开始,心即是佛,心即是戒,戒是清净法解脱法,在僧格的养成中,戒是根本。 释迦牟尼佛时代至今佛教分正法时代、像法时代和末法时代,而我们不幸生在末法时期,去佛已远。在这个末法时期,我们可以算得上是很幸运了,因为出了家,归依了佛门,做了佛弟子,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如古德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作为出家人,住持佛法、护持佛法,弘扬佛法,是我们的任务。古德云:“佛教兴亡,佛徒有责。”所以我想我们在这个末法时期,想要护持佛法,弘扬佛法,必须从自身做起,再去影响他人,鉴真大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出家人做了好榜样,如果我们要做好一个鉴真传人,首先要做好一个僧人,从严要求自己,学习鉴真精神,才能做好鉴真传人。 一、做鉴真传人,必须对佛教有正信 信是学佛人的根本,是第一步要做到的,《法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以我们要具足正信,相信经典,相信祖师大德的教诲语录。只有深信菩提,善根才会开发,鉴真大师正信佛教,听从佛陀的教诲,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五根之中“信”为道,信是如此之重,所以我们出家人必须要对佛教深信不疑,做一位出家人不怕怀疑,就怕不信,怀疑可以一步步改变,而不信就很难了。《大乘起信论》讲:“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可见三宝功德,难尽赞扬,我们只有对佛法僧深信不疑,才不会行恶,才会精进修学佛法,才可以长养一切功德。没有信仰的出家人,只会对佛教带来伤害,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痛苦。所以做好鉴真传人对佛教要正信。 二、做鉴真传人,对自己的身、口、意要能忍 忍辱可以降伏嗔恨,若一念嗔恨起,八万障门开,嗔恨是一种愚痴的行为,学佛重要的是在于修持。一位学修并用的人才可以称为真正的出家人。佛教讲忍辱,是要做到身不行、口不动、心不恨。”做为出家人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如法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不好的习气,把不好的修改过来。在对自己的身、口、意修行中,修忍辱是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因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有是非就会让 我们生起烦恼,若不修忍辱,我们的烦恼会越来越重,烦恼越重自己就很难修证,很难证悟。我们出家人必须要忍辱,不然就不会柔和善顺,不然又怎么称为慈悲的出家人呢?鉴真大师在东渡过程中他的弟子多次被官府抓去,他自己多次被人看守,但他没有起任何嗔恨心,所以做鉴真传人要学习大师那样对自己的身口意要能忍。 三、做鉴真传人,对一切众生都应该恭敬、帮助 今生有幸出了家,是多生集来的因缘,出家人被称为三宝之一:僧宝。之所以称为僧宝是因为他可以续佛慧命,可以住持佛法,鉴真学院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花了很大的心血培养我们,我们要不甚感激,正如佛教讲,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所以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要恭敬、感激。众生给了我们修行的环境,让我们从烦恼中得到了菩提,众生是我们的恩人,我们要知恩报恩,用宇宙的真理(佛法)去帮助众生、教化众生。所以我们要学习鉴真帮助众生,脱离苦难。 四、做鉴真传人,我们佛教徒要和合 僧的意思是六和合,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戒和同修,意和同悦,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样才可以称为僧。我们僧人生活在一家里,我们只有把家建设好了,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中国有句老话:“家不和,外人欺。”这句老话对我们佛教来说是:如果我们不和合,不要外人破坏,我们自己就会破坏自己。佛法要靠僧人才可以流传下去,所以我们应该团结一心,维护佛教,发扬佛教,我们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赞叹,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自己的家变得更加美好,才能做一名合格的鉴真传人。 作为鉴真学院的一名学生,大师的精神我时刻牢记在心,时刻激励我努力学习,所以我早已发愿争做鉴真传人;要学习鉴真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传播文明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团结拼搏的合作精神,以戒为师的持戒精神;正是因为大师具备这些精神才东渡成功;当今世界需要佛法,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形态文化间的互动与融合,已成为极其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文明的辉煌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语言是弘法的助道因缘,经典的不断翻译和传诵催化提升了中国佛教的成熟与兴盛。掌握多种语言,有利于我们开展对外友好工作,拓展弘法利生的层面,促进与世界各国佛教界的互动交流,推动全球佛教事业的进一步和谐发展。所以我们要学好外语把中国的佛教介绍给世界,出国弘法。 唐风洋溢的鉴真佛学院秉承培养‘佛教国际交流人才和佛教管理人才’的宗旨,我们将沿循鉴真大师当年的足迹,将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进一步传承光大,我相信鉴真学院会培养出具有终身奉献精神和超越时空价值的高僧,鉴真精神是照耀我们学习弘法的慧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遇到或必将遇到很大的困难,人不忍其贫,不堪其忧,不解其痴,而这些困难正是对鉴真传人的磨练和考验,在面对这些挫折和困难时,我们要学习鉴真大师‘坚定安详仁且勇,信千回百折无碍’的精神,鉴真大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有理由去弘扬他的精神,做好他的传人。
教师点评: 文章思路很清晰,而且文字也比较端庄,结构四平八稳,是一篇比较好的文章,如果将鉴真精神的各大块的文字调整差不多,文章将更好看了。
从零开始学鉴真 本二班 法元 零是万物之起点,零是空空如也,零亦是一张白纸,我们可以在这零上加上很多,而我则想在这零上加上鉴真精神。 在看完《鉴真东渡》之后,我有了不少感想。想想,在来这之前,我是从历史书上知道鉴真大师的一些情况,那时的我只是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来崇拜鉴真大师。 而今,我作为出家弟子,在鉴真学院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生活,我不再是仅仅的崇拜,我得学习鉴真大师精神。 说到鉴真学院,我就会想到赵朴初老先生,就是因为他的努力,鉴真学院才得以存在。他说,学佛的信徒要以鉴真为榜样,有像鉴真这样的高僧大德,佛教才能兴盛。 每次我看见无论是拾级在大明寺前的石阶上的好奇的游人,还是停在鉴真大师纪念堂前深思的旅客,我相信他们是慕名而来,慕谁的名?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为中日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鉴真大和尚。 说了这么多,那么鉴真大师有何德何能呢? 从他个人方面来说,鉴真大师六次东渡,五次风涛之险,牢狱之灾,饥饿之苦,历经劫难而毫不泄气,九死一生而从不后悔,即便是在双目失明,爱徒死去,在如此情形之下,他仍不言弃,不畏艰难,毅然东渡。 从中日文化方面说,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穿越1250年悠远的时空隧道,鉴真大师,用他的虚心求学和坚持不懈,吃苦耐劳,普度众生的精神点亮了又一盏佛灯,如日悬空,光明灿烂。 从中日关系方面说,鉴真大师也是中日友好的使者,一千多年来,我们深深怀念这位缔结中日文化纽带的不朽人物,用多种方式来缅怀他为中日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的伟大贡献。 看着鉴真学院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还有这鉴真大道,我在想,在这样的宜人的舒适的环境里,我们该放弃对世俗中那些无须有的盲目的追求,应该努力置身于佛法,弘扬佛法,让世间的受苦大众也早日解脱生死,断除烦恼。我们也应从零开始,学习鉴真精神,学习他那求知、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他对自己信仰的不懈追求、舍己为人、心中装着受苦大众的精神。
教师点评: 文章直接就可以谈从游人谈到我们学习鉴真精神,学习鉴真精神的哪些方面。零起点学习的具体内容讲的比较清楚,是可喜的。
观看《鉴真东渡》有感 本二班 源慧 看完《鉴真东渡》后,我的心情好久不能平静,那个光辉而伟大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或许这也是一种缘分,让我有幸完整的看完这部电视剧。从第一集至第十六集的结局,我领会了很多有关佛教的精神, 《鉴真东渡》这部电视连续剧告诉现在的人们一个朴实的而又被遗忘的道理,那就是“君子不可食言”。鉴真大和尚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一个诺言,这也正是让我们不得不佩服的地方。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诚信已经岌岌可危了,在这里我也希望有缘看到这部电视连续剧的每一个人都要以鉴真大和尚为榜样,希望他的这种精神可以感动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我想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利欲,没有那么多的失信,也许这个社会会更加的美好,在这里不禁产生了一些感慨了…… 在当我还没踏进鉴真佛学院之前,对于鉴真或者说是对于佛这个概念我是一无所知,但当师父给我剃度后并送我到鉴真佛学院那时以后,我学到了佛法,体会到了佛法的广大,更在后来有缘观看到《鉴真东渡》这部电视连续剧之后,让我更进一步地认识、了解了鉴真大和尚。 鉴真大和尚是中国唐代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他通过长期与社会大众的接触,掌握、吸收了盛唐的优秀文化和技术成就,积累了许多实际经验,以他的道德招感、团结了一大批具有高深造诣的技术人才。他经过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如果不是怀有一颗坚定的心,他又怎么可能在第六次的时候成功呢?这无疑是他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而现在的我们缺的也正是这些坚定的恒心和毅力。鉴真大和尚为了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了能让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到东亚地区,在当时国家不允许东渡的情况下,他毅然选择了使用小船,前后共经历了6次,前5 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同时鉴真大和尚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在第六次的时候,一份机缘让鉴真大和尚搭乘了日本遣唐使的大船,最终才得以抵达日本。鉴真大和尚对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事业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巨大贡献。 鉴真大和尚不畏艰辛把佛法传扬到日本,“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鉴真大和尚以“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的坚强决心和意志东渡弘法。今天佛教弘扬佛法的条件与鉴真大和尚当年的艰苦条件相比,要优越千百倍。然而,我们更要继续和发扬鉴真大和尚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矢志不渝现身弘扬佛法的精神。 我想作为鉴真传人的我们更要像鉴真大和尚一样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习他身上那种优秀的品质,在以后人生路涯中才可以经得起挫折和磨练,才能够获得成功。鉴真大和尚带给我们的震撼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作为传人的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他身上多多的学习,多多的反省,反省自身的不足。或许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面都曾想过为什么这个社会带给我们这么多污浊,但是我想这不恰恰正好通过鉴真大和尚这个明镜,不断地改善、完善自己,未来将才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天苍苍,海茫茫,佛陀在,星斗亮千金一诺终无悔……”耳边不时的回荡着这首歌,我的眼前也仿佛出现一位僧人撑在船头,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的画面,同时鉴真大和尚那伟大的形象也在我内心里面不断的变得更加高大起来……
教师点评: 文章是一篇是比较好的观感文章,有观有感,结构比较好,但是文章的思想内涵不够丰富,可以抓住“魂”文章,把“魂”谈丰富,文章就更好了。
从“鉴真东渡”想到的 本二班 演龙 水的生命在于流动,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宗教的本质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目的在于服务大众。我作为鉴真学子,理应学习鉴真精神,将毕生的生命用于弘法利生,弘扬佛法。 鉴真精神何为也?鉴真是抱着“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的献身精神东渡日本,把中国的佛教文化广泛传播。他有着实现既定的目标,有着坚定信仰,有着一往无前、百折不挠、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鉴真弘法事业遭受的挫折,拦在前面的有沧溟万里、海涛凶险;有僧侣内部的思想分歧,门户之见;有世俗的偏见,官府的阻挠;还有饥饿、病痛、丧徒、背弃、眼盲等种种肉体上及感情上的折磨,历经失败、挫折、迂回、反思、积聚、重新扬帆挺进的六个回合。鉴真始终用佛陀的精神激励自己,用佛陀的精神感召大家。鉴真东渡不仅是向大自然的挑战,也是向自身生命极限的挑战,他的胆魄、智勇、沉着、坚毅,呈现了生命的灿烂。今天,作为鉴真学子的我们重读大师的这些故事,心灵不能不受到极大震撼。一个人也好,一个团体也好,一个民族也好,有了鉴真这种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 鉴真东渡的直接目的是弘法,而更远大的目标是缔结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他为友谊而去,为友谊而搏,为友谊而死,其中鉴真与日本僧荣睿、普照在东渡过程结下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相依为命、并肩拼搏的友谊,是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集中体现。日僧玄朗落难后,被民女吴玉兰搭救并精心照料,也甚为感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和友谊源远流长,特别是两国文化交流,佛教起到了很大作用。许多日本僧人前来中国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尤其是到了唐代,随着航海技术和人文知识的进步,为两国文化交流高潮的到来准备了条件。鉴真大师东渡日本,除了传播佛教,带去了大量大唐文化精华外,在留居日本的十年间,对于日本奈良时期光辉灿烂的天平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是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和天台宗的先驱。鉴真在日本领导、创建唐招提寺及日本现存的一些法物,可以代表我国盛唐建筑雕刻的最高水平,日本人民视为国宝。鉴真又是有名的药物学家,被日本医药道奉为始祖。通过宗教的讲传,他和他的弟子们还大大促进了汉文学的传播。总之,通过鉴真的东渡,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大门敞开了,两国人民相互间的了解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牢固建立起来了。中日友谊过去首先是由民间推动的,有着深厚的基础。今天,我们仍然寄希望于两国人民,深信有更广阔的前途。无论前进的道路有多曲折,中日友好的历史潮流谁也阻挡不了。佛教文化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这已成为历史的定论。 站在鉴真学院大门下,抬头看着“弘法利生,育才济世”八个大字,鉴真大师那句“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的话语在耳旁回响,心中怦然激动,暗自发誓:要以弘法为事业、利生为己任,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实现人生价值,把佛教贯彻到现代化的日常生活中去,用佛法来指导现实生活,为建设人间佛教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点评: 文章的条理不错,从鉴真精神和鉴真对中日友好的意义上展开,抓住了要点。而且文气贯通,是不错的文章。但是稍显单薄,希望能在鉴真大师精神对鉴真学子的“我”的意义进一步阐述。
千金一诺终无悔 本三班 圣愿 鲁迅先生说过,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盛唐年间的佛学大师鉴真和尚就是这样一位令人可敬可佩的脊梁式的人物。 唐开元二十一年,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玄郎等奉日本亲王之命,随日本遣唐使来华访问学习,礼请大唐高僧东渡赴日传授佛学戒律,以整顿日本佛教的纲纪。荣睿等人经过一番寻访求教,最后到扬州大明寺拜谒了名震江淮的律宗大师鉴真大和尚,请求大师派遣弟子东渡日本弘法。当鉴真召集弟子询问谁愿担此重任时,弟子们却犹豫了。东瀛这片土地遥远又陌生,又有苍茫的大海阻隔,那可是一副常人难以挑起的千斤重担。面对鉴真弟子们的难色,令日僧荣睿感到意外的是,年过半百的鉴真大师毅然决定,他将亲自东渡传授佛法,要将佛学的真谛传到那片有佛缘的地方。 东渡弘法十分艰难又充满风险,鉴真大和尚与他的弟子们整整奋斗了十年,先后经历了五次失败。其中有来自官方的阻挠,扣船扣人;有海上暴风雨的袭击,导致船毁人亡,流落荒岛;有海盗、土著的掠夺、劫杀,伤亡惨重;还有景仰大师的善男信女们的苦苦挽留,他们不愿大师冒如此风险远渡重洋……种种自然与人为的灾难耗尽了鉴真大师一次次募集来的东渡资金,也先后夺取了他好几位心爱弟子的生命,他虽心力交瘁,双目失明,但他心中的那盏明灯依然燃烧,他矢志不渝,一定要实现东渡弘法的宏愿。 公元753年,他终于搭上了日本遣唐使的船,在海上漂泊了40余天,抵达了日本的奈良,开始了他在日本传授律宗戒律的新生活。鉴真大师在日本弘法的10年里,建起了日本第一座戒坛,为日本天皇、皇后、皇太子等人登台受戒,他与他的弟子们不仅传播了佛法,还把中国的建筑、医术、刺绣、漆器等种种技艺带到了日本。他设计建造的唐招提寺,成为日本佛学界的最高学府。他被封为“传灯大法师”,日本的僧人尊他为“盲圣”。 电视剧中有首动听的主题歌,其中有句唱词唱道:“千金一诺终无悔,人生只做一事又何妨。”鉴真大师如此, 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他们不也是一样吗?他们受命礼请大唐大德高僧,便孜孜不倦地谋划、寻访、拜求,尽管一次次受挫,但十年里一日都不敢懈怠。荣睿曾两次被官府关押,他为寻师、为东渡忧心忡忡,积劳成疾,终于圆寂在追随鉴真的路途上。另一位日僧智行则在中国抄录佛经典籍整整20年,可叹的是,海难将他20年的心血冲个干干净净。面对这个打击,他没沮丧不灰心,又开始了他没个尽头的抄录生涯。鉴真的弟子祥彦,有一位深爱他的表妹,为了随师东渡,他毅然斩断情缘。途中祥彦不幸染病圆寂,表妹琼花闻讯后随即遁入空门,她要继承爱人的遗志,随鉴真东渡。于是鉴真东渡的行列中多了一位擅长刺绣工艺的女僧。那些追随鉴真的弟子们都像鉴真那样,有坚定的信仰,并为信仰的实现百折不挠地去追求。他们一旦作出了承诺,便终身恪守。这是多么高尚的一种情操,多么丰富又深邃的精神世界。 千金一诺终无悔,这也是对我最大的启示。看了这部电视剧,我们固然会想到中日两国悠远的历史交往,会缅怀那些开拓这种交往的文化使者。但我想,我们更多的是学习和弘扬鉴真大师为了理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师点评: 文章集中谈鉴真大师的重然诺的精神,主题集中,思路也比较清晰,而且文字也比较流畅,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后 记
《“传承鉴真精神”征文选》,是鉴真学院全体师生在深入学习、研讨基础上的部分征文选集。因为是第一次搞这样的征文活动,考虑到整体的质量和学院的形象,对于学僧的大部分征文,不得不忍痛割爱。未被入选刊用的文章,均各有可取之处,只不过在内容上未能体现更多的新意,有一部分文字还比较稚嫩。所以必须强调,这本集子是集体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从学院发起征文,到现在征文结集出版,历时两个半月。几乎所有老师和同学都踊跃参加了征文活动,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静下心来读书、思考、写作并修改成文。特别是我们的同学,一般都数易其稿,每一次修改,都留下了自己前进的足迹。经过一番艰辛的劳动和付出,相信所有的参与者都会有所感悟、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这本《征文选》中前12篇(包括“代序”),为学院领导和诸位老师的征文。其中能修常务副院长题为“千载的因缘 永恒的光辉”的论文,还将在中日两国学者、高僧举办的“鉴真精神论坛”上发表交流。后17篇为学僧的征文,都是经过学院征文评奖委员会的集体审阅和评选出来的获奖作品。本期学僧征文的获奖结果是: 一等奖:本二班 果正 二等奖:本二班 昌霖 本二班 仁福 预科班 圣圆 三等奖:预科班 悟明 了然 本二班 仁安 继戒 澄信 本三班 智妙 宗琦 鼓励奖:预科班 道仁 本二班 悟了 法元 源慧 演龙 本三班 圣愿 我们特别要提出,在此次征文中,我们请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所长李尚全博士来院为全体学僧开设了专题讲座,黄诚老师在学僧写作和修改过程中作了认真批阅和精心指导,并为每个同学的征文作了点评。在这里,谨向他们表达衷心的感谢! 在鉴真学院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我们期待着佳作不断、人才辈出!
编 者 2010年11月22日
|